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普惠性学前教育
首页> 理论频道> 动态导读 > 正文

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普惠性学前教育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2021-03-11 16:11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普惠性学前教育

  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学前教育、小微企业、从严治党、绿色发展、创新驱动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刘焱: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普惠性学前教育】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焱认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育人,是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普惠性学前教育覆盖率84.74%。从城市到乡村,学前教育面貌焕然一新。但学前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还存在着很多体制机制障碍,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因此需建立和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根据人民日益增长的对更为优质公平学前教育的需要,建立健全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财政制度,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公平优质的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

  【孙文凯:宏观经济复苏,小微企业势头不减】

  孙文凯表示,2月份小微经济企业业务量和营业额普遍略有下行,充分反映了春节假期的影响。小微企业为应对市场需求下降减少了原材料采购,虽然市场需求整体略有下降,但企业对未来仍然有足够信心。小微经济运行态势与宏观经济形势契合,2020年,小微经济能够在疫情下快速恢复和政策的支持密不可分。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国内大循环,必须持续增强市场微观主体活力,完善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推动市场化配置资源,鼓励微观市场主体健康发展。在宏观经济复苏和政策保障下,当前小微企业复苏势头仍将延续,并将在增加就业和活跃市场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摘编自《经济日报》

  【徐凤秋:深刻认识和把握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要求】

  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北戴河校区主任徐凤秋强调,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从政治上看,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当前,面对全面从严治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立足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刻,更要对腐败的政治危害性进行深入分析,深刻认识和把握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要求,不断推进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要深刻认识腐败是最容易颠覆政权的问题,是党面临的最大威胁;深刻认识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性质和宗旨的必然要求;深刻认识政治腐败是最大的腐败,必须消除政治隐患;深刻认识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深刻认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必须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以系统施治、标本兼治的理念正风肃纪反腐。

  摘编自《中国纪检监察报》

  【王玮:从人民出发,坚持绿色发展】

  王玮认为,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我们坚持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就要让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保护好大江大河,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让人民群众有美好生活的基础。要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结构优化调整,让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让人民群众有美好生活的保障。要着力营造和推广生态文化和生态价值观,让每一位公民都能自觉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行动者,让人民群众有美好生活的内生力量。

  摘编自《中国环境报》

  【陈劲、尹西明:创新驱动为新发展阶段提供动能】

  陈劲、尹西明强调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重点是建设新型国家创新体系,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新发展阶段,要构建面向科技自立自强的新型整合式国家创新体系;要运用市场化机制激励企业科技创新,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紧扣产业链供应链部署创新链,不断提升科技支撑能力,新发展阶段,要坚持底线思维,实施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发展工业互联网,搭建更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支撑产业创新能力持续提升;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促进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十四五”期间,要更加注重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加快构建同科技自立自强相适应的新型高校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生态体系。

  摘编自《经济参考报》

  (光明网记者 王晓秋整理)

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普惠性学前教育

[ 责编:李澍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把文艺创造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

  • 提升新时代高校实践育人质量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