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
首页> 理论频道> 动态导读 > 正文

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2021-03-31 11:23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

  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党史学习、国企改革、污染治理、长江保护、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郭予填: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

  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郭予填认为,学习党的历史,需要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智慧和力量。学习党史具有三个方面的重大意义:一是进一步领会践行党的初心使命。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彰显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顽强拼搏、不懈奋斗的蓬勃朝气和昂扬斗志,能够提振我们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精气神。二是进一步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有效应对前行路上的难关与挑战,必须持之以恒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把好传统带进新征程,将好作风弘扬在新时代,用信仰信念信心照亮奋斗之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建功立业。三是进一步增强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水平。更好应对前行路上各种风险挑战,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善于从党史中获得启迪,从党的历史经验中提炼克敌制胜的法宝,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断增强斗争意识、丰富斗争经验、提升斗争本领,努力克服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问题,使思想、能力、行动跟上党中央要求、跟上时代前进步伐、跟上事业发展需要。

  摘编自《人民日报》

  【李锦:深刻理解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吉林大学国有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李锦指出,国企公司制改革,主要是指将传统的全民所有制企业改制为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规范的公司制企业。2020年启动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明确提出,要全面完成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公司制改革应系统谋划、分类实施、整体推进,实现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深入融合、激发国有企业活力和发展动力的总体目标。确定党委在公司治理中权责和工作方法,明确标准是基础。实现打造独立的市场主体目标,产权制度改革是本质。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是关键。建立灵活高效的完善的市场化经营机制,激励机制是国企公司制改革的抓手。经营管理水平提高,是对完成国企公司制改革与否的检验。要健全企业管理制度体系,突出制度建设这条主线,充分发挥公司章程在企业治理中的基础作用,通过改变各种治理机制要素的组合,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行效率,收到改革综合效果。

  摘编自《经济日报》

  【张福锁: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张福锁指出,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提升农业绿色发展能力,实现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科技兴农,是我国今后一段时期需要应对的一个重大挑战。为了持续推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体系的完善和治理能力的提升,还需加强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加强技术创新,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不断降低农业面源污染。二是构建全产业链整体解决方案,增强系统减排增效能力,创新防治体系。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以系统思路从全链条角度寻求根本的解决方案。三是构建区域“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绿色发展模式,推动政策和技术落地。充分发挥县域或流域各部门、各主体的能动性及其联动,创新“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区域绿色发展模式,全面推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监督方案的落地实施,推动农业绿色转型。

  摘编自《中国环境报》

  【曹忠明:把“严”的基调贯穿长江保护全过程】

  曹忠明指出,长江保护法的正式施行,为推动长江大保护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标志着长江大保护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人民法院作为实施长江保护法的重要机关,必须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把“严”的基调贯穿法律实施全过程。在具体执行层面,首先是要端正司法理念,筑牢“严”的思想根基。聚焦审判职能作用发挥,深刻认识制定实施长江保护法的重大意义,把严格实施长江保护法放在事关民生福祉、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深入推进涉长江保护审判执行工作。其次是强化案件办理,突出“严”的实践要求。统一司法裁判尺度,深化环境资源审判民事、行政、刑事“三审合一”机制。再者是建立协作机制,形成“严”的强大合力。主动融入长江保护工作大局,认真贯彻落实长江流域协调机制,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形成长江大保护工作合力。最后是深化司法公开,营造“严”的社会氛围。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紧紧围绕长江保护法实施新要求,融合传统媒体和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进一步畅通环资审判公开渠道,提升公开精细化、规范化、信息化水平,通过司法公开倒逼环境资源审判质效提升,形成严密的社会公众监督网络。

  摘编自《人民法院报》

  【刘华军、石印:打通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堵点】

  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华军、石印指出,围绕畅通经济循环深化改革,必须重视国内统一市场建设,打通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堵点。当前我国统一市场建设的堵点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一是地方保护、市场分割依然存在,二是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不健全,三是流通体系现代化建设相对滞后,四是市场供需结构性失衡问题突出,五是市场无序竞争时有发生。打通全国统一市场建设的堵点、难点和卡点,可以着眼于以下五个路径:第一,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深入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第二,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稳步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第三,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加快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第四,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需求侧管理。第五,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

  摘编自光明网

  (光明网记者 徐倩阳整理)

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

[ 责编:李澍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把文艺创造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

  • 提升新时代高校实践育人质量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