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冀彦伟:在新时代做好文艺志愿服务
首页> 理论频道> 动态导读 > 正文

冀彦伟:在新时代做好文艺志愿服务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2021-05-12 11:06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冀彦伟:在新时代做好文艺志愿服务

  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文艺志愿服务、东西部协作、新发展格局、手机沉迷、粮食安全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冀彦伟:在新时代做好文艺志愿服务】

  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中心主任、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冀彦伟指出,在新时代做好文艺志愿服务,对于不断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筑牢宣传思想阵地等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文艺志愿服务能够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文艺志愿服务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通过国家、省、市、县、乡、村六级联动,整合社会各界资源,打造出覆盖线上线下、农村城市的文艺志愿服务项目体系。其次,文艺志愿服务有利于密切文艺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引导文艺家深入生活创造精品力作。文艺志愿者将历史性成就通过艺术作品进行传播,不仅有利于鼓舞人民群众的斗志,也有利于塑造我国的国际形象,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竞争力、吸引力。再次,文艺志愿服务致力于把各领域、各层次的志愿者特别是文艺志愿者广泛地团结起来,积极承担“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有利于倡导文明新风,引领时代风尚。

  摘编自《光明日报》

  【朱润晔:推进东西部协作须秉持系统观念】

  四川省乐山市政府副秘书长、浙江省赴四川省东西部扶贫协作乐山片区帮扶工作组组长朱润晔指出,我们要以系统观念推进东西部协作,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一是系统推进议定事项。探索协作帮扶方式,以战略眼光思考问题、把握形势、推动谋划,进一步增强已脱贫地区发展后劲。二是系统整合区域要素。要牢牢把握系统性原则,推进区域间要素自由有序循环流动,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建立东西部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三是系统深化区域合作。要强化东西部协作系统工作能力,主动补齐已脱贫地区民生短板,积极探索跨省医联体、跨省校企合作、跨省村企结对等共建模式。

  摘编自《人民日报》

  【黄群慧:构建需求侧管理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协同的组合体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黄群慧认为,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要求和本质特征,我国经济治理与宏观调控体系需要沿着需求侧管理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协同的方向不断完善,需要形成加强需求侧管理政策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相互支撑、有效协同的组合体系。总的来看,推动需求侧管理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协同,是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需要从需求侧和供给侧两端发力,不断探索有效协同的政策体系和内在机制。从需求侧看,需求侧管理要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协同,需要在紧扣结构性问题、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扭住扩大内需战略三方面持续发力。从供给侧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与需求侧管理有效协同,一方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围绕畅通国内大循环实现供给和需求的高水平动态平衡;另一方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围绕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实现内需与外需的高水平协调发展。

  摘编自《经济日报》

  【秦玉友:农村未成年人沉迷手机不容忽视】

  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教授秦玉友表示,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农村未成年人沉迷手机问题,他们有成为未来“被手机耽误的一代”的风险。上网玩游戏、刷短视频、网络社交是农村未成年人沉迷手机的主要表现形式。沉迷手机不仅影响未成年人身体健康,还危及他们的人身安全。此外,沉迷手机还会导致一些未成年人学习成绩不同程度地下降,影响其社会性发展。为防治未成年人沉迷手机,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网络平台的内容审查,把儿童可以接触的内容进行分类,明确区分游戏、学习、社交等内容;应有组织有计划地通过网络推送适合未成年人的有吸引力的优秀书籍、电影、电视节目。此外,家校协同为未成年人提供高质量日常活动与娱乐活动,是解决未成年人沉迷手机的重要措施。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

  【习银生:切实抓好粮食生产工作】

  习银生指出,近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切实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近年来,中央始终高度重视粮食安全,把解决好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来抓。但是,去年以来国内粮食市场出现了一定波动,凸显出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础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方面,在人多地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趋紧、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的形势下,我国将长期维持粮食产需总量紧平衡的态势;另一方面,粮食结构性矛盾突出,供求关系趋紧。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建党100周年,要全力抓好今年粮食生产,首先要严格落实好粮食安全主体责任,其次要充分调动农民种粮和地方抓粮两个积极性。此外,保障粮食安全是我国面临的长期任务,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一是要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建设,实施好“藏粮于地”战略。二是要强化农业生产科技支撑,实施好“藏粮于技”战略。

  摘编自《经济参考报》

  (光明网记者 赵宇整理)

冀彦伟:在新时代做好文艺志愿服务

[ 责编:李澍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把文艺创造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

  • 提升新时代高校实践育人质量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