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周望(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多次强调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重要性,对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作出了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比如,2015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继续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快城镇棚户区和危房改造,加快老旧小区改造。2019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大城市困难群众住房保障工作,加强城市更新和存量住房改造提升,做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大力发展租赁住房。202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建设现代物流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更是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城市更新,改造提升老旧小区、老旧厂区、老旧街区和城中村等存量片区功能,推进老旧楼宇改造,积极扩建新建停车场、充电桩。这标志着老旧小区集群将在中国城市有机体中,成为更加稳固的基石支撑起城市治理体系的基层架构。以此为契机,在改造过程中应有意识地构造全新的社区场景,推动老旧小区迈向美好新时代。
两江新区邢家桥居民们在社区院坝内包饺子。新华网 陶玉莲/摄
形成全新的社区场景是新时代老旧小区改造的高层次目标
社区场景包括现代都市生活中各类消费实践、便利设施和文化环境等要素的排列组合,不同的社区场景蕴含着特定的价值取向。在现代城市中,社区不仅仅是单一的居住或生产的存在,而应是一个提供舒适便利生活、新鲜休闲体验、充满文化符号和价值理念的场域,满足着个体超越生活必需品和参与劳动生产的更高层次期待。一个社区场景,是社区内邻里关系、物质结构、多样性人群、文化观念等彼此交互融合的结果。社区场景并不等同于一定数量硬件设施的机械堆积或混搭,而是在这些设施与居住群体密切互动结合的基础上,酝酿出的具备对应风格的生活共同体。
老旧小区改造,首先当然要“大刀阔斧”式地完成硬件更新和升级,配置更现代的道路、管线、墙面、绿化等“外骨架”基础设施。但是,这一层面的改造工作,只限于满足人群对于居住和工作的基础性需求。要使改造后的老旧小区实现真正的“焕然一新”,尤其是实现现有人群能够便捷、舒适、有趣地生活于此,还须注入文娱、休闲、友好、和睦这般“血肉式”的软性元素。因此,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启动伊始,就需要统筹规划增加哪些软硬件、如何组合这些软硬件,才能够生成符合该社区条件及发展定位的目标场景,从而将老旧小区的居住体验提升至一个更高级层次。
北京市东高地街道西洼地社区里的学生们在参加社区围棋擂台赛。新华社记者李欣/摄
北京市东高地街道梅源社区的居民在参加社区绿地种植活动。新华社记者李欣/摄
为老旧小区打造全新场景的两条路径
根据老旧小区自身情况的差异性,以及各类人群的实际需求及偏好,精细、精准地“按区施策”,打造形成多样态的社区场景,有效保持场景的高访达率和可持续性。
一是“按区施策”,打造多样态的社区场景。根据老旧小区本身的差异性,对应打造社区场景。老旧小区的历史成因各不相同,既存在着早期的商品住宅、集资建房,亦包括情况更为复杂的单位大院、集体宿舍等。即便是同一类型的老旧小区内部,也会存在着不同状况。可以说,每一个老旧小区都具有一定程度的独特性,有必要为其“量身定制”场景方案。这就需要调查研究老旧小区每一个类型的价值取向,汇集成为老旧小区的场景信息数据库。接着,按照场景的测量维度对老旧小区的现有条件进行赋值,计算推导现有场景的水平,得出相应的偏差,进而以该偏差为额度标尺来配备、供给新的软硬件,营造新的目标场景。如此一来,老旧小区的改造工作从一开始便紧密对接了社区的场景需求,更容易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是根据人群实际需求及偏好的差异性,有效保持场景的高访达率和可持续性。从部分城市运用社区场景的尝试来看,场景形成后的稳定性成为了普遍现象。这些社区场景或是流于形式,或是人群难于真正融入其中,导致效果不彰。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多数场景的设计及建造,只是满足了管理者和设计师的“审美需求”,而对于日日实际生活于场景间的人群的活动特点和作息习性,不够适应及契合。在越来越陌生的城市生态中,老旧小区的社区场景,需要能够强化人群之间的“关系黏性”,才会为居民充分体会和应用。否则,社区对于人群就是一个居住场所、一个“睡觉的地方”,人际间的关系交往更多只能发生在社区之外。
按照老旧小区的普遍性特点,老年群体和学龄前儿童群体多在五个工作日进行活动,工作群体和学生群体在周六周日才有空闲加入。故从比例上看,社区场景的内容要以面向“老幼群体”为主、“上班上学群体”为辅。对于有条件的老旧小区,可考虑打造若干个“大小不一”的“微场景”,在不同时间段对应不同群体的需求,以主体场景对应老幼群体、以辅助场景对应上班上学群体。社区公共空间中的主要板块专门开辟为老幼群体所用,部分改造为适合于康健、护理、用餐、书画、曲艺、园艺等用途的适老性微场景,部分营造为适合于游戏、玩耍、运动等用途的儿童友好微场景,其余少数板块则建造为锻炼、阅读等设施等为上班上学群体所用。对于条件有限的老旧小区,可考虑打造一个“可翻转式”的多功能场景,在工作日对应老幼群体,在周六周日以增添一定规模的“附件”这一形式、来对应上班上学群体。这些附件资源包括可移动、可折叠式的设施设备等,甚至来自第三方的租用、免费使用等,可以极大地节省空间和养护成本。
城市社会生活因其与生俱来的陌生性,一直困扰着社区治理的优化、居民间信任水平的提升。而这显然又难以通过恢复到村落生活的熟悉状态来解决。经过综合平衡和研判,在陌生与熟悉这两端之间,构造一种“半熟悉”和“轻熟悉”的社区交往氛围,则是较为现实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基于优质的社区场景,尽可能吸引人群愿意、乐意从家里“走出来”,经常性地彼此交谈和互动,参与社区治理和公共生活,既克服了封闭式居住环境中“不相往来”的陌生惯性,同时对参与程度、介入程度的要求也不会过高过深,从而打消部分居民关于隐私和成本的顾虑。总而言之,通过提升社区公共空间的“社交性”,将社区公共场所开辟为新的人际交往平台,才能更好地使社区场景与居民的生活日程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