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周鑫宇:美国再炒病毒溯源问题体现战略短视
首页> 理论频道> 动态导读 > 正文

周鑫宇:美国再炒病毒溯源问题体现战略短视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2021-06-10 10:56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周鑫宇:美国再炒病毒溯源问题体现战略短视

  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生态系统碳汇增量、美国再炒病毒溯源、服务业开放合作、稳就业、“放管服”改革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张守攻:多措并举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

  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守攻表示,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一个重要方面在于提升生态碳汇能力,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有效发挥森林、草原、湿地、海洋、土壤、冻土的固碳作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一是要加快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统筹考虑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地理单元的连续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完善重大工程投入机制,实现生态系统固碳效能的最大化。二是要科学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充分利用坡地、荒地、废弃矿山等国土空间开展绿化,努力增加森林、草原等植被资源总量。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在增加总量的同时,更加注重质量,实行集约经营、可持续经营,努力提高森林等生态系统的综合效益和整体功能。三是加强提升生态碳汇能力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从不同尺度研究我国森林、草原、湿地、海洋等生态系统的减排增汇能力。加强数据资源共享,完善生态系统碳计量方法和手段,建立国家水平的碳计量体系。定量评估森林、草原、湿地、海洋、土壤、冻土等生态系统活动在减排增汇中的作用,为有效管理生态系统碳汇,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科学依据。

  摘编自《人民日报》

  【周鑫宇:美国再炒病毒溯源问题体现战略短视】

  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周鑫宇指出,拜登政府重拾特朗普政府牙慧,反复炒作病毒溯源问题,传播“政治病毒”,以期打击中国的国际形象,伤害中外关系的民众基础,恶化中国的发展环境,可谓用心险恶。美国执着于战术上的“小聪明”、小动作,恰恰反映了战略上的无能和短视,蕴含着总体失败的风险。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做出判断。第一是美方对形势错判。时至今日,世界各国目前都把主要注意力放到如何战胜疫情、复苏经济、开创未来之上。疫情的溯源工作普遍被视为科学问题而非政治问题,应在世界卫生组织领导下、由医学专家群体来开展专业研究。美国再炒病毒溯源的政治“冷饭”,无疑是犯下了方向性错误,势必会进一步损减美国的国际领导力。第二是美国政治根基受到动摇。在总统大选和国会山事件的乱象高潮之后,美国政界俨然摆出一副要“拨乱反正”的集体姿态。可是,拜登政府再炒病毒溯源问题的手法,和特朗普政府的伎俩并无二致。如果美国政府为了政治目的而继续损害科学信用,那只会不断消解自身的信誉和权威,继续损害美国国内政治的理性基础,美国社会的撕裂将进一步加剧,美国政治在走向堕落衰败的道路上会越陷越深、积重难返。

  摘编自《光明日报》

  【匡贤明:加快落实服务业开放合作重大思路和举措】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匡贤明认为,适应服务型消费需求升级的态势,推动服务贸易大发展,关键在加快落实服务业开放合作重大思路和举措,力争早见成效。一是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市场开放。尤其是要尽快打破服务领域的某些行政约束,进一步释放和激发相关潜力和活力。二是积极参与全球服务贸易规则制定。适应全球贸易发展新趋势,以服务贸易为重点,加快推进中外经贸合作实现重要突破,积极加入高水平双边、多边和区域协定,积极参与全球服务贸易规则制定。三是积极参与全球数字贸易规则制定。在积极参与全球多边数字服务贸易规则制定的同时,突出双边、区域自贸协定中数字贸易规则谈判,率先在跨境电商、电子支付等优势领域做出探索;在某些开放新高地进一步加大跨境数据流动、数据本地化、消费者保护等新兴规则的探索试验。四是推动构建开放包容共享的服务贸易发展体系。充分考虑新兴经济体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现实基础和主要诉求,应以构建开放包容共享的服务贸易体系为重点,使我国巨大的服务型消费需求转化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由此形成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

  摘编自《经济日报》

  【岳昌君:稳住高校毕业生就业需“双管齐下”】

  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岳昌君表示,2021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909万人,“十四五”期间预计将超过1000万人。近年来,我国政府对就业问题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就业政策,有力保障了各年就业目标的落实。其中,教育部于2021年5月成立了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就指委”),为制定新的就业政策、扩展就业空间、完善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帮助。“就指委”值得做的事情很多,这其中有两点工作需要开展:一方面提供更充分有效的就业统计信息。建议发布《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质量报告》、《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报告》、《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追踪调查报告》、《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展望报告》等;另一方面加强人才培养与就业创业衔接。为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既要提升高校毕业生的人才培养质量,又要提高学生兴趣、专业与职业的匹配程度。按兴趣选择专业,才能有热情学习好;按专业选择职业,才能做到学用结合,更好地发挥人力资本水平。因此,兴趣、专业与职业的匹配度是衡量就业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建议教育部结合对高校办学质量的评价,真正做到招生、培养与就业联动。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

  【胡敏:以“放管服”改革为抓手,充分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

  胡敏指出,以“放管服”改革为抓手,将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为目标,就是要在市场化方面力行简政之道,破除束缚企业发展的不合理障碍,用制度和技术办法让市场主体依规办事不求人成为常态。在法治化方面,建立健全营商环境法规体系,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在国际化方面,加强与相关国际通行规则对接,推动更高标准更大力度的制度型开放。进入新发展阶段的深化“放管服”改革,最终目的是给所有市场主体放权放得更活、监管更有序更公平、服务更到位更有效,但本质上是政府职能转变的自我革命。各级政府要有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更宽视野、更高站位、更大担当。新发展阶段是一个动态、积极有为、始终洋溢着蓬勃生机活力的过程,我们需要构建一个高标准市场体系来充分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准确把握和贯彻新发展理念就是要以问题为导向,市场主体有所求,政府必须有所为。

  摘编自《经济参考报》

  (光明网记者 郑芳芳整理)

周鑫宇:美国再炒病毒溯源问题体现战略短视

[ 责编:李澍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把文艺创造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

  • 提升新时代高校实践育人质量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