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匡文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邓颖(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对外传播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当前,美国联合其盟友,不遗余力地试图抹黑、污名化中国。中国不能左右其他国家如何理解中国,只能创造机会让其他国家理解自己。因此,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营造有利外部舆论环境,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融通中外是构建对外话语体系的关键,要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情感共鸣是国际交流的公约数,充分了解国外受众的历史传统、文化风俗以及语言表达习惯,将我们想讲的与他们想听的有机结合起来,以情感共鸣为基础展示中国与中国文化的包容、开放,用共通的价值取向平等地、友善地、真诚地向海外受众展示中国与中国文化,降低海外受众因为部分涉华媒体报道的偏颇而造成的刻板印象和偏见,尤其是可以重视具有共赢性质的主题。例如,脱贫、减贫事业是人类社会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目标,中国在脱贫、减贫事业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对世界的巨大贡献,为解决人类问题提供了智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其他国家的脱贫、减贫事业提供经验参考。于2004年成立的中国国际扶贫中心,通过在线科研培训、平台化知识讲授、多边合作等方式积极推进国际减贫事业,在经验交流与互相学习、情感共鸣等诸方面,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下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正是国际减贫传播的根本动力与最终落脚点。但在国际经验交流这一过程中,也需要充分考虑并尊重不同国家的特殊性,意识到中国的制度并不具有广泛的可复制性,尽量避免“抄作业”等不当话语的出现。此外,各种民间的人文交流也是推进中外融通的重要途径,尤其是近些年来通过短视频等新兴社交媒体平台涌现的某些个人IP构成了新兴的网络文化现象,向海外受众提供了关于中国和中国人民的另外一面。以“李子柒”为例,在YouTube视频平台上,她拥有超过八百万粉丝,视频总播放量超过10亿,积极情绪占了其视频评论区情感倾向的绝对主导,视频中表达的人类共通的理念与对远离喧闹都市的宁静生活的向往引发了海外受众的强烈共鸣。
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要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加强国际传播的理论研究,掌握国际传播的规律,构建对外话语体系,提高传播艺术。当前,我国的对外传播处在一个有理说不清,说了没人听,听了没人信的尴尬境地,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建立起自己的话语体系,我们自己也依然在用西方的理论与话语体系衡量自己。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涉华舆情依然延续了东方主义话语体系的内涵,将中国建构为专制主义的、人权问题突出的、充满挑衅的形象,这样的话语体系严重阻碍了我国国际传播效果的实现。正如中国模式研究中心主任张维和教授所言,如果一个国家没有自己的话语体系,是无法真正崛起的。对此,我们需要坚定道路自信,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国际传播理论,用中国理论解释中国实践;各级党校(行政学院)也要把国际传播能力培养作为重要内容,加强高校学科建设,培养国际传播后备人才,提升我国的国际传播理论研究水平与学科建设水平。
要采用贴近不同区域、国家、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区域化、分众化表达,增强我国对外传播的实效性和亲和力。我们需要意识到不同国家与地区受众的历史传统、文化习俗的不同会影响其对华态度与舆情基调的不同。西方国家及其盟友体系,包括媒介话语网络极度依赖西方国家的第三世界国家,涉华舆论基调偏向消极、负面;而由于宗教文化对立、战争、历史遗留等问题与西方国家话语网络关联较少的穆斯林国家、前苏联地区国家,涉华舆论基调偏向正面积极。这也提醒我们,正因为不同国家受众的跨文化适应与跨文化关系特征各有不同,中国的国际传播策略可以抓住不同国家、区域受众的关键特征进行精准化传播,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