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 李澍)7月11日,华北电力大学联合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专家工作室共同主办的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峰会在京开幕。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宋德民出席并致辞。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40所高校和中国社科院等10余家研究机构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参加。
(会议主会场)
宋德民在致辞中指出,高校社科战线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科研工作者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任务,力求学深悟透,深刻领会重要讲话的重大意义,切实做到学懂弄通做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要紧扣理论创新,深入研究阐释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切实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再上新台阶,努力讲清楚中国奇迹背后的道理学理哲理,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理论支撑;要聚焦立德树人,充分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扎实推动重要讲话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不断增强青年学生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自觉扛起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狄涛在致辞中指出,当前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一定要往深里学,聚焦主题主线,深刻领会讲话精神,吃透精神实质,把握核心要义,深刻领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主题,以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逻辑关系和逻辑主线。要往广里思,坚守初心使命,积极开展理论研究,深入研究阐释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新发展阶段面临的深层次思想理论问题、重大现实和实践问题,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新,努力揭示我国社会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大逻辑大趋势。要往实里行,贯彻落实讲话精神,转化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实际行动,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新思考、新成效、新动能推进21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创新。
华北电力大学党委书记周坚在致辞中指出,召开此次峰会是学校积极推进学习宣传研究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重要举措。她表示,华北电力大学高度重视马克主义理论的教学与研究,整合资源成立“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就是要联合国内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顶尖研究力量,深入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世界意义,为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大发展贡献理论之思和实践之行,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做出应有贡献。
华北电力大学校长杨勇平在主持峰会开幕式时指出,本次峰会以“百年大党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为主题,就是要为进一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和传播,进一步推动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深入学习宣传与研究,为进一步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贡献力量。
峰会主论坛由校党委副书记汪庆华主持。全国政协委员、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张首映作题为《中国共产党增强强党强国的意志和能力》的报告。
(张首映发言)
张首映从不断增强意志和能力是中国共产党的风骨和品质、着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志和能力、增强强党强国的意志和能力只有进行时等角度论证了强国必强党,强国是目标,强党是关键。当前,部分党员干部工作中容易出现承平日久、精神懈怠的心态,党的自身建设上也还存在一些不匹配、不适应的地方,因此必须增强集体意志和团结能力,保证全党服从中央,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只要把全党9500多万党员和48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就能形成万众一心、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
(韩庆祥发言)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校一级教授、十八届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授课专家韩庆祥教授作了题为《世界走向与人类文明: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主题》的报告,指出地域文明难以破解当今世界困局,西方中心论是作为地域文明的西方文明的逻辑起点,这是导致世界困局的理论根源。自由主义是西方文明的精神支柱,这是导致世界困局的人性根源。资本扩张是西方文明的行动旨趣,这是导致世界困局的制度根源。在此背景下,中国向世界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强调既具有多样性又具有统一性的世界观,强调国家平等的国家观,坚持文明互鉴的文明观,坚持尊重世界各个国家根据自己的国情、历史、文化、传统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发展观,坚持互利普惠的义利观,此外还坚持共治共处、超越“修昔底德陷阱”、建设安全共同体的安全观。可以说,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蕴含着正在生成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王炳林发言)
教育部社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炳林教授作了题为《伟大建党精神的基本特征》的报告。他指出,伟大建党精神贯通党的百年历程,是党的理想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和为民情怀的集中体现。其特征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统一;是典型性与广泛性的有机统一;是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是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统一;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伟大建党精神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坚持将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努力弘扬伟大精神,必将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李佃来发言)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院长李佃来教授作了《从公平正义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的报告,指出制度自信就是对一个具有优越性的好制度的自信,一个具有优越性的好制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能够容纳、促进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李佃来进一步从马克思对公平正义价值的肯定和认可、实现共同富裕与追求公平正义的一致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追求公平正义的伟大实践等角度论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这种制度优势是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最重要的基础之一。
(揭牌仪式)
据悉,峰会共设五个分论坛,与会专家围绕百年党史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道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经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拓展和实践发展等主题进行深度研讨交流。会上,华北电力大学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揭牌。该中心将聚焦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的研究和宣传,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历史脉络、时代内涵等展开深入研究,基于国家改革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将学问扎扎实实做在中国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