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张艳萍:美国的中东政策恰恰反映出其霸权主义政策的失败
首页> 理论频道> 动态导读 > 正文

张艳萍:美国的中东政策恰恰反映出其霸权主义政策的失败

来源:2021-08-06 11:19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张艳萍:美国的中东政策恰恰反映出其霸权主义政策的失败

  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美国的中东政策、经济发展、伟大建党精神、亲消费的体制机制、大气考核机制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张艳萍:美国的中东政策恰恰反映出其霸权主义政策的失败】

  中国政法大学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张艳萍指出,近期,继美国匆忙从阿富汗撤军之后,拜登政府又开始积极推动从伊拉克撤军事宜。美国在大中东地区的战略收缩态势清晰可见。事实上,美国在中东进行战略收缩本质上是其在中东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失败后的无奈之举。持续20年的“反恐战争”使美国软硬实力严重受损,成为美国国力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在这样一个政策失败的大背景下,美国很早就开始思考战略收缩问题。小布什、奥巴马、特朗普、拜登几任领导人都在采取进一步从中东战略收缩的政策。然而美国在中东战略收缩并不意味着美国打算“失去中东”,而且美国也不能承受“失去中东”的代价。这一方面是由美国在中东的战略利益决定的,另一方面,美国的中东政策已经彻底搅乱中东,中东的很多热点问题都会对地区和国际社会稳定造成巨大影响,尤其是会直接威胁美国在中东的长远利益。这使得美国的中东政策呈现出“波浪式回退”的特征——这恰恰反映出美国霸权主义政策的失败,以及美国决策者对霸权衰落的不甘。总的来说,未来无论从主观愿望还是客观情况看,美国都不可能完全离开中东。

  摘编自《光明日报》

  【宁吉喆:不断巩固经济恢复成效,持续增强发展韧性】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国家统计局局长、党组书记宁吉喆表示,今年以来,我国宏观政策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有效有为,就业优先政策持续强化、取得预期成效,经济增长、就业、物价、居民收入、国际收支等主要宏观指标处于合理区间。一方面,上半年,全国上下坚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创新第一动力持续增强、协调内生特点日益凸显、产业发展加快向绿色转型、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人民群众获得感增强,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另一方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各地区各部门深化“放管服”、国有企业、财税、金融等重点改革,产业发展稳中向好,农业基础和“三去一降一补”成果继续巩固,微观主体活力和产业链水平不断提升,有力促进了实体经济发展,增强了发展的内生动力。此外,在安全发展得到保障的基础上,国内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日益改善、国内大循环主体作用增强,国内国际循环相互促进,构建新发展格局稳步开局。然而,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全球疫情、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国内经济恢复不稳固等问题,进而高度关注、推动解决,促进我国经济行稳致远。

  摘编自《人民日报》

  【吴德刚:发扬光大伟大建党精神和党的精神谱系】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原副院长吴德刚表示,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锻造了一系列伟大精神,党的伟大精神是保证我们党经受住各种风险考验,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力量。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始终贯穿在中国共产党的全部奋斗过程中。而伟大建党精神和党的精神谱系,是党的历史的生动写照,是党的宝贵财富,是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重要内容;是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的外化,是党的思想理论、理想信念、道德追求、工作作风、精神风貌的综合体现,始终决定着党的性质。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发展的革命精神,是克敌制胜的力量源泉和有效法宝,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和丰厚政治资源。正是有了伟大建党精神和党的精神谱系,我们才能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站在新的历史起跑线上,,更加需要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更加需要伟大建党精神这个传家宝为党的自身建设增添不竭动力。

  摘编自《学习时报》

  【匡贤明:建立亲消费的体制机制,推动从投资主导向消费主导转变】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匡贤明指出,推动从投资主导向消费主导转变,夯实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需要建立亲消费的体制机制。首先,释放消费潜力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短期看暑期消费可能面临较大压力,长期看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在于激发消费潜力,推进消费升级,夯实扩大内需的战略基点。其次,从趋势看,我国释放消费潜力的条件和能力并未完全发挥。随着全社会消费的规模逐步扩大和消费结构持续升级的态势明显,消费的升级不仅是重要的增长指标,也成为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一个综合衡量。然而,支撑消费的体制机制开始形成,但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因此,需要对过去行之有效的某些体制机制及时作出改革和优化,把过去亲出口、亲投资的体制机制转变成为亲消费的体制机制。具体来说,应适应非标准化、小众化、升级化的服务业特点,进一步优化投资体制,充分发挥社会资本在匹配投资与消费中的作用;从制度上发挥地方政府在促进消费中的作用,以构建更亲消费的体制机制。

  摘编自《经济日报》

  【李春元:科学制定大气考核机制】

  李春元认为,当前,我国大气环境质量还处于“气象影响型”阶段。在大气污染防治考核工作中我们面临同样一个问题:如何科学制定“气象影响型”背景下的大气考核机制?在我国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战中,各地党委政府制定并实施了考核、约谈、问责机制,有效调动了各地的治污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相关污染问题的整改。但同时也要看到,一些地方沿用过去的考核机制已明显不合时宜,影响了治污积极性。因此,应及时修订不合时宜的考核条款,着眼新情况、新问题,让考核机制更好地为完成“十四五”目标服务。一方面,根据“气象影响型”特点,每个年度都应客观分析气象条件情况,既要科学精准制定防控举措,也要科学精准制定考核规则。另一方面,各地在制定考核、约谈、问责机制时,要盯住重点污染问题去施策,充分运用考核和约谈问责机制,逼着产业转型慢、污染治理不到位、攻坚信心仍有欠缺的城市和区域,加快推进源头治理、深度治理、系统治理。

  摘编自《中国环境报》

  (光明网记者 刘梦甜整理)

张艳萍:美国的中东政策恰恰反映出其霸权主义政策的失败

  

[ 责编:李澍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理响中国】推进人力资源强国建设

  • 共同富裕背景下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建立和强化多元协同供应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的能力;完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向管控,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023-01-11 10:2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