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李汶娟(中共楚雄州委常委、州委宣传部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系统阐述了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明确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政策举措,为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统领,准确把握云南民族工作新的现实条件,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云南贡献。
深入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重要讲话,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标志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逻辑由“自在”“自觉”发展到“自强”。
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习近平总书记用四个“必然要求”,深刻阐明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各民族共同维护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才能有效抵御各种极端、分裂思想的渗透颠覆,才能不断实现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民族根本利益。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有效应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民族领域可能发生的风险挑战,才能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重要思想保证。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自觉认同,夯实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思想基础,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只有顺应时代变化,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改进民族工作,做到共同性和差异性的辩证统一、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的有机结合,才能把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做好做细做扎实。
江河千里,必有其源。完整、准确、全面把握和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原创性论断必须首先厘清其深刻的理论逻辑、文化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这一重大论断汲取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精髓要义,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经典阐释是其理论之源;赓续了中华民族“和合”文化的千年传统,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其文化之根;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处理民族问题的宝贵经验,百年民族工作实践为其提供了历史之承;回应了实现民族复兴大业的使命诉求,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是其实践之基。同时,这一重大论断深刻体现了我们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价值立场、“人心是最大的政治”的价值取向、“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价值追求,意蕴丰富,价值深远。
纲举目张,执本末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落实这一重要要求,就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民族工作的各领域和全过程。一要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的认同,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精神纽带。二要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增强各族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不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三要创造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的社会条件和社会结构,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四要突出区域化和精准性,健全完善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策法规体系,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准确把握云南民族工作新的现实条件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世居少数民族有25个,其中15个是云南特有的,有16个跨境民族,是全国3个少数民族人口过千万的省份之一。全省16个州(市)有8个是民族自治州,自治地方面积占全省面积的70.2%。边境线长达4060公里,强边固防压力大。“边疆”“民族”是云南民族工作的特点。
近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民族团结进步开遍云岭大地,腾冲司莫拉村、洱源郑家庄、孟连宾弄赛嗨等典型不断涌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发展步伐不断加快,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整族脱贫;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各族群众生活水平和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高;民族文化繁荣发展,中华文化认同持续增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数量居全国前列,民族团结进步成为七彩云南最美色彩。
突出边疆民族和区位特点,创新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十进”活动等创新做法。推进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创造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加强和改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与10个省份建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跨区域联盟协作机制。这些都是云南民族工作的治理优势,为推动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的云南实践、探索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的云南模式、积累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的云南经验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
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云南贡献
在云南,不谋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谋全局。要全面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准确把握云南民族工作新的现实条件和历史方位,高质量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推进边疆民族治理能力现代化,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作出云南示范。
一要坚持党的领导,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基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民族工作成功的根本保证,也是各民族大团结的根本保证。只有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把牢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正确方向。要切实把加强党的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穿民族工作各领域、融入民族工作全过程,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加强党建引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基础。
二要坚持主流主导,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统一性,坚持立主导、强主流,筑牢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要传承弘扬“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实施好边疆基层党建引领示范工程“云岭同心工程”,开展好“四个共同”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实施文明创建、公民道德建设、边疆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等工程,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引导各族干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全社会的群体意识和共同行动。
三要坚持共进共富,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总开关。经济社会发展好了,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就有了坚实基础。要坚持“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信念,突出区域化和精准性,实施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推进兴边富民工程和“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引领建设工程,加快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要坚持交流交融,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础。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要大力倡导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做好新时代城市民族工作,构建相互嵌入式社区环境和社会结构,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把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抓手,努力创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促进各民族守望相助、手足情深。
五要坚持依法治理,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基础。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法制保障。要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健全完善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策法规体系,在法治轨道治理民族事务,推进边疆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积极稳妥处理涉民族因素的意识形态问题,依法加强互联网涉民族类话题的管理,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成为最大增量,让正能量成为大流量,好声音成为最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