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精神谱系、共同富裕、新发展格局、公众参与立法、生态产品价值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李纲: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是走好新长征路的强大精神动力】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李纲指出,一百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培育了伟大建党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让我们党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是走好新长征路的强大精神动力。旗帜鲜明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政治优势,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的重要特征。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伟大建党精神,是我们党始终站稳人民立场的生动体现。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要求我们深刻理解和感悟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依靠人民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内涵。我们党领导人民推进伟大社会革命的每一次胜利,都是通过顽强斗争取得的。新长征路上,我们面临的各种斗争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更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知难而进、坚韧向前,奋力夺取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胜利。
摘编自《人民日报》
【李琳琳: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共同富裕】
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李琳琳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的初心使命。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要“鼓励勤劳创新致富”,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终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共同富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始终坚持“一切依靠人民”的执政基础。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要“坚持循序渐进”,要深刻认识到共同富裕是一个长远目标,必须广泛凝聚人民共识,充分发挥人民的奋斗精神,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始终坚持强烈问题意识、鲜明问题导向的实践方法。始终坚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根本宗旨。紧紧围绕解决好社会主要矛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真正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摘编自《光明日报》
【王一鸣:构建新发展格局是进入新发展阶段的战略选择】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研究员王一鸣认为,“十四五”时期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要牢牢把握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科技高水平的自立自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畅通国内大循环、在国际循环中赢得主动的关键变量,要在创新战略、创新路径和创新方式上加快转变,积极构建我国创新发展优势。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是增强国内大循环主体地位、扩大在国际大循环中回旋空间的内在要求。要加快营造一流营商环境,统筹推进补链、强链,实施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为自主创新产品市场化应用创造良好环境。构建新发展格局要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在合理引导消费、投资等方面进行有效制度安排,形成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清除经济循环的体制机制障碍,建设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构建新发展格局要实行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改善我国生产要素质量和配置水平,使国际循环更有效提升国内循环的效率和水平。
摘编自《经济日报》
【王群:吸纳民意、汇集民智,推动公众有序有效参与立法】
王群认为,推动公众有序有效参与立法是完善人大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的重要途径,是健全人大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的基本方式,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推进公众有序有效参与立法,仍需加强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坚持立法信息依法全面及时公开,提升立法信息公开的质量、效率,保障立法信息公开的合法性。二是坚持和完善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在基层立法联系点数量上适度增加,在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层级区域分布上优化,在基层立法联系点的行业分布上有所改善,以更好发现、传递和凝聚社情民意。三是完善公众参与立法制度,优化公众参与立法的方式,让人民群众围绕立法必要性和可行性发表意见,最大限度地寻找并发现商谈中的共识。
摘编自《学习时报》
【张丽荣、金世超、孟锐、王夏晖:以生物多样性保护助推实现生态产品价值】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生物多样性与自然保护地研究中心张丽荣、金世超、孟锐、 王夏晖认为,全面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治理水平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能力,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有利于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助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出四个方面的建议:多措并举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提升自然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达到增值自然资本、厚植生态产品价值基础的目的。坚持顶层设计和试点引领相结合。加快推动生态产品全流程的引导政策制定,选择试点地区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助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创新试验,及时总结推广典型案例和经验做法。因地制宜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激励各地采取多样化模式提升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和水平,具备独特资源禀赋的地区打造地域特色绿色品牌,有条件的地区可运用现代先进技术发展精深加工,具备优美自然风光、历史文化遗存等资源的地区,可通过发展生态康养、生态旅游等模式,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新格局,完善管理体制及资金机制,开展科学研究和评估,推动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协同治理。
摘编自《中国环境报》
(光明网记者 徐倩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