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为经济全球化注入新动力
首页> 理论频道> 会议快讯 > 正文

为经济全球化注入新动力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中国社会科学报广州11月8日电(记者李永杰)11月5—7日,以“新发展格局与新型全球化”为主题的“2021新兴经济体论坛”在广州举行。

  辩证看待经济全球化面临的挑战。新兴经济体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大学拉美研究中心主任江时学认为,虽然当前全球化进程暂时遇到了阻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全球化已经出现了逆转。在他看来,生产力的发展强化了人类活动能力,进而使生产和商品交易突破了地域的限制。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劳动分工,使各个国家的相互联系和依赖日益加深。北京师范大学新兴市场研究院院长胡必亮表示,中国是世界上综合发展水平最高的新兴市场国家,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新兴市场国家已成为带动全球新兴市场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量。未来中国要继续坚持开放发展战略,发挥引领作用。山东理工大学校长助理李平表示,过去数十年的对外开放是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历史前提,未来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与“双循环”发展两者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原副校长董小麟表示,要以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待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的互动互促关系,增强促进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对接合作的有机联系。

  “一带一路”合作机制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新动力。辽宁大学新华国际商学院院长霍伟东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作为经济全球化新动力有着充分的理论和现实依据。“一带一路”是各国分享优质产能、共商项目投资、共建基础设施、共享合作成果的合作机制,为解决全球不平等和贫富差距扩大的问题、克服全球治理“碎片化”现象、推动世界经济与全球化新时代同步发展提供了新的合作平台和有效路径。

  广东工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教授蔡春林认为,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推动力,应当从完善区域顶层设计入手,注重粤港澳与“一带一路”区域协同,大力促进产业精益数字化;注重人才流向,精准把握各项经济活动定位,充分发挥更高质量对外贸易的实力。南京农业大学金融学院教授林乐芬建议,我国政府要与沿线国家积极建立合作交流对话机制,优化公共服务职能,创新管理能力水平,协助东道国改善营商环境状况。

  论坛由新兴经济体研究会、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广东工业大学主办。

[ 责编:王晓秋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探索大型综合性赛事成功的“中国方案”

  • 建设东北向北开放门户,推动东北亚区域合作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