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以领导干部家风建设助推党风政风民风建设
首页> 理论频道> 党建政治 > 正文

以领导干部家风建设助推党风政风民风建设

来源:《红旗文稿》2022-03-05 09:33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陈延斌(江苏师范大学中华家文化研究院院长、教授,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家风的优劣关乎党风政风民风的好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大力倡导注重家风建设,多次围绕领导干部家风建设助推党风政风民风建设发表讲话,彰显了我们党对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的高度重视。以领导干部家风建设助推党风政风民风建设,是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着力点。

  领导干部家风建设是党风政风民风建设的基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领导干部的家风关系到党的作风和形象,关系到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大局。传承好家风,树立好作风,是每一位党员干部的“必修课”。

  领导干部家风是作风的重要表现。树立良好的家风,是培养领导干部政德和作风的重要方面。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家教严,家风正,就会积极做好工作,为人民群众谋幸福;反之,则容易突破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看,家风败坏往往是领导干部走向严重违纪违法的重要原因。不少领导干部不仅在前台大搞权钱交易,还纵容家属在幕后收钱敛财,子女也利用父母影响经商谋利、大发不义之财。有的将自己从政多年积累的‘人脉’和‘面子’,用在为子女非法牟利上,其危害不可低估”。为此,他要求每一位领导干部都必须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在管好自己的同时,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边的工作人员。家人行得正、走得端,家风清,家教良,会影响和督促领导干部谨言慎行,更自觉抵制各种歪风邪气的入侵,涵养好的工作作风。领导干部自觉建树良好家风,教育管理好家庭和身边的工作人员,更能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推动从严治党的各项部署要求落在实处,促进党的作风建设不断发展。

  领导干部家风是涵养党风政风民风的源头活水。家风是一种德行传承,更是关系党风、连接政风、影响民风的根本风尚、风范、风气。家风醇正就能家道隆昌、民风归厚,家风隳坏则会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对普通群众是如此,对领导干部更是如此。领导干部社会角色的特殊性和影响的深广度,决定了其优良家风必然影响党风政风的清廉正派,而且影响当地民风世风的淳朴端正。领导干部是群众的榜样,其优良家风不仅规范自己和家人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更对社会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着眼于以优良党风带动民风社风,发挥优秀党员、干部、道德模范的作用,把家风建设作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重要内容,弘扬真善美、抑制假丑恶,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推动社会风气明显好转。”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是党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党员领导干部的好家风可以凝聚党心民心、促进优良党风塑造。好党风则可以带动形成好政风,改善政府机构的工作作风。家风建设是党风、政风、民风建设的重要载体,领导干部的家风是党风、政风、民风的风向标,影响整个社会风气的走向。因此,领导干部要带头抓好家风,做优秀家风培育的表率,以家风建设与管党治党思想相结合,进而推动形成党风正、政风廉、民风淳的和谐新风尚。

  新时代领导干部优良家风的丰富内蕴

  习近平总书记一贯重视家庭、强调家风,特别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抓好家风。习近平总书记围绕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新时代领导干部更好涵养家风具有指导意义。

  弘扬革命家风与传承民族优秀家风相统一。《大学》云:“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习近平总书记在引用这句话后强调指出,“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向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等同志学习,做家风建设的表率,把修身、齐家落到实处”。他还指出,在培育家风方面,老一辈革命家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模范,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都高度重视家风。这就鲜明地指出,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要从我们民族的前贤时哲汲取家风文化滋养。既要传承和弘扬老一辈革命家不搞特权、清廉自守、生活俭朴、严格要求子女的红色家风,学习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这些楷模的优秀家风,也要传承和借鉴我们民族优秀传统家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时,那些子孙多贤达、功业多卓著的名门,无不与其良好家风的传承息息相关。北宋杨家兴隆三代,将帅满门,人人忠肝义胆、战功卓著。究其缘由,不由让人感叹‘杨家儿孙,无论将宦,必以精血肝胆报国’之家风的分量。”红色家风、时代家风和优秀传统家风共同构成我们民族家风文化,更应成为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的丰富滋养。

  严以律己与严以教家相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严私德,就是要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所有党员、干部都要戒贪止欲、克己奉公,切实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造福于人民。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防止‘枕边风’成为贪腐的导火索,防止子女打着自己的旗号非法牟利,防止身边人把自己‘拉下水’。”他要求领导干部要加强自我约束,坚决反对特权思想,教育管理好配偶和亲属,共建家庭防线,共筑拒腐屏障,使廉洁家风落在实地。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兰考县常委扩大会议上提到,焦裕禄严守党纪党规,教育儿子不能搞特殊“看白戏”,从不利用手中权力为自己和亲属谋取好处。焦裕禄起草的《干部十不准》对干部廉洁自律做出了具体规定,体现了从严治党的自觉性,也将党性锻炼融入家庭教育之中。

  爱小家与爱大家相统一。家国情怀、对党忠诚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特色之一。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党员领导干部要把对党忠诚纳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引导亲属子女坚决听党话、跟党走”。习近平总书记倡导多与家人相处,他谈到自己尽管工作忙,但只要有时间,就同家人在一起。他还告诫领导干部,除了工作需要以外,少出去应酬,多回家吃饭。用这些时间多读点书,多思考点问题。并指出领导干部要培养一些积极健康的兴趣爱好,“即便有了一点空闲时间,陪伴家人、尽享亲情,清茶一杯、手捧一卷,操持雅好、神游物外,强身健体、锤炼意志,这样的安排才有品位”。他强调,热爱小家,“陪伴家人、尽享亲情”,更要爱人民、爱国家这个大家,他引用古语提醒领导干部,“不为爱亲危其社稷,故曰社稷戚于亲”。要他们始终以国家社稷为重,不能为了子女亲属而危害国家的利益,特别是中央领导同志、中央委员要带头反对特权,严格家风家教,为全党做出表率。

  领导干部要做以家风助推党风政风民风的楷模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不懈正纲肃纪,大力推进领导干部家风建设,并以此助推党风政风民风建设。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负起领导责任,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积极在全社会弘扬真善美、抑制假恶丑,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汇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正身齐家助推党风正、政风廉。从近年查处的案件看,出问题的干部普遍家风不正、家教不严。中纪委网站统计的干部贪腐案件中有大量案件由其配偶子女亲属导致,“夫妻店”、“父子兵”、全家“腐”屡见不鲜。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引用了三句古训来说明家风建设的重要性,即“将教天下,必定齐家,必正其身”;“莫用三爷,废职亡家”;“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要留好样与儿孙”。针对官员贪腐案件多由家风不严所致的教训,习近平总书记告诫领导干部不仅要立德修身,为儿孙树立榜样,还要管好家人,特别是谨慎用人,任人唯亲必定“废职亡家”。他还指出,“如果连家人都管不好,甚至后院起火,还怎么抓工作、带部队?严是爱、松是害,大家要严格要求亲友,过好家庭关、亲情关”。注重家庭家教家风的内容已被写入民法典等法律法规,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修订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明确要求加强领导干部的家庭教育和家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的讲话中再次强调,“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一定要重视家教家风,以身作则管好配偶、子女,本分做人,干净做事”。只有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亲情观,管好自己,管好家庭成员,同时家庭长辈、配偶经常提醒,贴近监督,才能真正树立清廉家风,才能切实筑成助廉防腐最为牢固的防线。从严抓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入手,提高防腐定力,建设一支坚强有力的纯洁的党员队伍作为领导力量,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的信念必会深入人心,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工作人员之间定会形成风清气正的工作作风。

  教家治家促进民风淳、世风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的家风引领人向上向善,不良的家风却会败坏社会风气,贻害无穷”。无数家庭的良好家风能汇聚成醇厚清正的民风世风,领导干部尤其要率先垂范。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抓好家风”。领导干部带头发挥崇德教家、修身守正的示范作用,着力培育清廉淳朴的优良家风,必将促进新时代仁爱和美、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的形成。

  领导干部倡导社会风尚从何入手?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领导干部注重立身修德,教家治家。“带头注重家庭、家教、家风,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质和廉洁操守,以实际行动带动全社会崇德向善、尊法守法。”习近平总书记经常倡导学习家风建设典范人物改善社会风尚,也多次从反面提醒广大干部,亲情观过不去,就会栽在这个问题上。他还形象地比较“家”和“冢”的区别,告诫党员干部要摆正家的位置,多次强调要扎牢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的制度和法律篱笆,不仅要给那些违规干部子弟以严惩,而且要以此警示世人,教化民众。他在中央政治局“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我在这里跟大家语重心长嘱咐,要操这点心,家里那点事有时不经意可能就溜过去了,要留留神,防微杜渐,不要护犊子。干部子弟也要遵纪守法,不要以为是干部子弟就谁都奈何不了了,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处理,而且要从严处理,做给老百姓看。哪有动不了的人?!”他谆谆告诫,领导干部的思想境界和一言一行,不仅决定着自己的家风家貌,而且“群众看领导干部,往往要看领导干部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往往从这里来判断领导干部是否廉洁奉公,进而从这里来看党风廉政建设的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除了要求领导干部带头树好家风标杆以影响示范其他社会成员外,更要求他们承担施政一方、化民成俗的责任。近年来,各地党委和政府积极探索将家风建设作为年度考核任务,纳入基层党建、精神文明、干部教育、选拔任用的考量要素,对在家风考核中爱老敬老、立德修身、克勤克俭的党员干部重点培养等,成为新时代以家风促党风政风民风的重要举措。有些地方把订立家规、培养优良家风融入市民、村民公约,将家庭和、家风好、邻里亲、德行美作为文明市民村民和文明户、文明社区、文明村镇评选的重要标准,积极开展相关评选活动和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工作,在以党风政风助推民风世风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显著成效。正是植根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弘扬优秀家风,倡导崇德向善的积极价值追求,大大激发了文明向上的正能量,推动了全社会风气持续向善向好。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也是优良家风、清正党风政风和淳朴民风的营造者与践行者。习近平总书记积极倡导,“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加强党风政风、社风家风建设,特别是要让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如果广大家庭都能重言传身教,父母长辈经常自觉检视、规范自己的言行,在品德教育上率先垂范,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他们将来就能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成为承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 责编:赵宇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提高粮食生产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 如何理解货币政策的“适度宽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面对创新涌现、迭代迅速的发展态势,我国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审时度势调整发展政策。
2025-04-21 09:48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