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怎样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首页> 理论频道> 经济社会 > 正文

怎样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来源:经济日报2022-07-13 09:18

  作者:何自力(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构建新发展格局,迫切需要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这就要求必须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重大突破,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提供了根本理论指导。

  通过持续推进改革,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市场经济激励不同市场主体追求和实现自身利益,释放活力和创新力;社会主义制度则为全体人民共同利益提供坚实保障,维护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我国经济发展获得巨大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既发挥了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我国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努力在实践中破解经济学上的世界性难题。新自由主义鼓吹市场与政府二元对立的观点,认为市场自发调节机制可以实现市场供求关系的自动平衡,政府干预则会扭曲市场机制、造成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西方国家实施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片面夸大市场调节作用,严重削弱国家干预,导致经济增速低迷、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问题上,要讲辩证法、两点论,‘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努力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二者是有机统一的,不是相互否定的,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这些重要论述,破除了政府与市场二元对立的错误观点,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指明了方向。

  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和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但仍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其表现是产权保护制度不够健全、市场准入制度不够完善、生产要素市场发展滞后等;另一方面,政府职能转变还需要进一步加快,其表现是还存在政府职能错位、越位、缺位等现象。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为此,要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夯实有效市场制度基础。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强化市场监管,让市场配置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要着力完善经济治理,实现宏观调控创新,打造有为政府。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公平竞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尤为重要的是,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的过程中,要切实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党员作用,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等形成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有机结合的体制优势,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好发展。

[ 责编:刘梦甜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探索大型综合性赛事成功的“中国方案”

  • 建设东北向北开放门户,推动东北亚区域合作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