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守住公益属性 规范学历继续教育发展
首页> 理论频道> 文史科教 > 正文

守住公益属性 规范学历继续教育发展

来源:中国教育报2022-08-30 10:54

  作者:杨程(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副研究员)

  近日,《教育部关于推进新时代普通高等学校学历继续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印发,以“全面规范、提高质量”为主线,对普通高校举办的学历继续教育改革作出全面部署,推动形成办学结构合理、质量标准完善、办学行为规范、监管措施有效、保障机制健全的新格局。《实施意见》明确自2025年秋季起,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不再使用“函授”“业余”的名称,统一为“非脱产”;并要求强化学历继续教育的公益属性,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不得下达经济考核指标,确保办学质量与学校的品牌声誉相统一。

  近年来,普通高等学校举办的学历继续教育快速发展,为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在举办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过程中,也存在办学定位不够明确、制度标准不够完善、治理体系不够健全、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等突出问题,不能很好适应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

  这些问题的存在,既不利于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也不利于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根据《实施意见》对普通高校举办学历继续教育改革作出的部署,进一步规范高等学校学历继续教育,服务终身学习,形成与新发展阶段相适应的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格局,营造终身学习的清朗环境意义重大。

  全面规范,为终身学习营造良好环境。针对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乱象,要坚持系统思维、协同治理、全面规范。其中最根本的就是要坚守学历继续教育的公益属性,注重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以营利为目的。要扭转当前的逐利行为,推动中央部委所属高校举办“少而优、小而精”的学历继续教育,地方高校重点举办“服务地方、办学规范、规模适度、特色鲜明”的学历继续教育,高等职业学校举办服务“知识更新、技术提升”的学历继续教育。同时,认真落实相关要求,规范校外教学点设置条件和程序,控制布点数量和范围,从高校自身进行内部改革。此外,要进一步落实关于加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广告发布管理的规定,缓解有的机构营造出来的教育焦虑,使学习者真正投身到学习中,而不仅仅是为了一纸文凭。

  提高质量,为终身学习提供有力支撑。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这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是其中的重要一环,需要全面实现从外延式发展到内涵式发展的转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固树立全民终身学习理念,坚持规范与发展并重、治标与治本结合。其中,硬件上要达标,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和普通高等学校学历继续教育办学基本要求进行落实,给学习者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要加强教材建设管理,应严格审核把关、规范教材选用,开发高质量教材,增强教材育人功能,确保学习质量。

  资源共享,为终身学习提供丰富内容。今年正式启动了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着重打造国家智慧教育平台。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也要把数字化作为重大战略问题超前谋划,充分认识教育数字化转型不是传统教育手段的“锦上添花”,而是一场深层次的教育变革。要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提升数字化公共服务水平,广泛汇聚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继续巩固国家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成果,服务终身学习,切实实现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

  此次《实施意见》的印发,是高校举办学历继续教育改革的一个新起点,要以此为契机,全面深化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综合改革,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为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提供支持,助力实现教育现代化。

[ 责编:赵宇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理响中国】推进人力资源强国建设

  • 共同富裕背景下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建立和强化多元协同供应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的能力;完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向管控,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023-01-11 10:2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