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泛化“国家安全”治不好英国科技焦虑
首页> 理论频道> 国际关系 > 正文

泛化“国家安全”治不好英国科技焦虑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2-11-27 09:37

  作者:李嘉宝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英国政府日前以“国家安全”为由,要求中企闻泰科技的全资子公司——安世半导体出售被其收购的英国纽波特晶圆厂至少86%的股份。英国商务大臣格兰特·沙普斯宣称,中方控制公司存在“与技术和知识产权有关的风险”,“可能会损害英国的能力”。

  据路透社报道,安世半导体对所谓“国家安全”问题进行了驳斥,称之前两次安全评估均未发现英方口中的“风险”。安世半导体英国分公司总经理托尼·凡尔赛还在一份声明中呼吁推翻这项错误的撤资令,保护纽波特晶圆厂500多个工作岗位。

  扯出“国家安全”旗号打压中国企业,英国的类似操作不止一次。今年7月,英国以“国家安全”为由,禁止一家中企从英国收购与视觉传感技术相关的知识产权。2020年7月,英国还紧随美国对华为的制裁令,决定对华为5G设备和服务进行限制。英国牛津研究院调查显示,限制华为这样的关键设备供应商进入英国5G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将导致未来10年英国相关网络部署成本提高9%—29%。

  拿不出确凿证据甚至屡屡被“打脸”,英方某些人还要一意孤行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国家力量,干扰中国企业在英国的正常投资合作,其背后原因至少有三——

  一是强烈的科技焦虑感。随着中国科技竞争力的不断提升和一些新锐企业的涌现,一些英政客和产业界人士出现“心态失衡”,试图通过打压中企挽救自身不断下滑的竞争力,为本国企业赢得更多市场铺路。

  二是错误的对华认知。英国部分反华政客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中国发展,试图通过抹黑中企给中国“泼脏水”,以毒化英国社会和产业界的对华认知,趁机为自己赚取政治资本。

  三是被美国的霸凌政策“带了节奏”。今年6月,《华尔街日报》披露,在英国决定对安世半导体收购案进行审查之前,美国驻英大使馆的一名外交官对英方进行了游说。英国前国家网络安全中心负责人曾爆料称,2019年英国政府决定同华为开展合作后,美国曾派官员赴英,“向英方代表咆哮5个小时”,迫使英国改变政策。英国前商务大臣凯布尔也曾公开表示,英国政府禁止使用华为5G设备和服务的决定是迫于美国的压力。

  英方该好好权衡,以莫须有的“风险”为借口,采用政治手段打压别国企业,对自身来说究竟是利大还是弊大?

  当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和“脱欧”等多重因素影响,英国经济前景黯淡,通胀率飙升,失业率高企。英国政府打压中国企业的种种行径,严重违背了市场经济原则和国际贸易规则,损害了自身信誉和国际形象,更向国际投资者释放出错误信号,让外界对英国自诩的公开透明营商环境产生怀疑,对英国经济复苏发展有百弊而无一利。有公司近日就指出,英国政府对安世半导体的决定说明,“英国已经向商业关闭了大门”。

  就中英经贸关系而言,中英经济高度互补,两国合作的本质是互利共赢。2021年,中国是英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中英双向直接投资存量达478亿美元,尤其是中国对英投资增长246%,成为双边经贸合作的新亮点。在英中企与当地社会深度融合,认真履行社会责任,为当地直接或间接创造了大量工作机会。两国企业间相互投资属于正常商业行为,为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不应被政治化或人为干扰。英国《金融时报》近日刊文称,“缺乏与中国打交道的能力,本身就是对国家安全的威胁”,呼吁政府加强与中国对话,减少“实施被误导的贸易和外交政策的风险”。

  面对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历史大势、直面当下经济复苏的多重挑战,英国该如何实现“全球英国”的发展目标?是筑起“小院高墙”,还是坚持开放融通?是时候想清楚了。

[ 责编:王晓秋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把文艺创造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

  • 提升新时代高校实践育人质量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