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理论频道> 文史科教 > 正文

年的色彩

  作者:车振华(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

  中国的“年”,有“阴历”“阳历”之分、“农历”“公历”之别,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传统的农历年才真正是中国人的大节日。所谓的“过年”,也并不仅仅指正月初一春节这一天,而是涵盖了从腊月底到元宵节的一个时间段,所以我们常说“没过十五还是年”,拜年时可以拜个“早年”,也可以拜个“晚年”。

  农历年之所以重要和热闹,是因为它像一首完整的乐曲,有前奏,有主曲,有高潮,有尾声。小年可以算是前奏,灶王爷上天去言好事,人间从此开启忙年的节奏。之后的忙碌便是主曲,除夕和春节自然是高潮,元宵节以汤圆和花灯充当了尾声。如果把这首乐曲延长一些的话,小年之前的腊八、大寒,大概可以看作乐曲开奏前的气氛酝酿,让听众摩拳擦掌又屏气凝神,期盼着,等待着……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不会想到,他17岁时写下的这两句诗会成为一千多年后对乡愁的最佳解读。以喜庆热烈和欢聚团圆为主题的农历年,自然成为生发无限乡愁的时间节点。“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岁暮纷多思,天涯渺未归”(白居易《除夜》),“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高适《除夜作》),对于满怀乡愁的羁旅客,年,真真是一个难过的“年关”。

  乡愁,既是“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笼罩,也是气味,是颜色,是乡音,是故乡一个个熟悉的面孔!乡愁,是成年人吁出的一声长叹,包含的却是童年和少年的梦境。于是,沿着乡愁的影踪,我回到了17岁以前,回到了沂蒙山区的那个小县城。农历年,也在一片朦胧模糊中透出了鲜亮的色彩。

  “惟有春风不知老,年年傅粉又施朱”,年是红色的。红色代表着喜庆吉祥,也蕴藏着辟邪护身的神奇力量。从我记事起,小年夜给灶王爷的供品中,总是有红红的山楂。山区的乡亲心大,丝毫不担心灶王爷吃了这种酸胜过甜的红山果后,在向玉帝言好事之余,也会说上几句酸酸的俏皮话。大锅蒸出的“枣山”是红的,孩子们总是先下手摘掉红枣,任由下面白面馒头一样的“山”成为没了顶的秃山。

  春联也是红的。“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风一家”,这大概是我家最常用的三副对联。父亲是写春联的主力,据他说,他现在的书法功底,就是小时候写春联练就的。于是,每到过年,我就会半推半就地被他抓差写春联,几年下来,也学会了些提按顿挫。虽然常常一联方毕,丑妍未辨,父亲赞叹声已连连,但自知之明我还是有的,大字绝不敢碰,除了写个“出门见喜”“满院春光”和贴在偏门的对联外,更多是充任调墨裁纸之职。即便如此,每当工作完成,洗掉手上的墨迹红痕时,还是体验到浓浓的年味和满满的成就感。

  小年之后直到春节,满大街都是红红的鞭炮摊,往来人群摩肩接踵,笑语喧哗。为了招徕顾客,摊主竞相当街燃放,一时间,红屑飞舞,响声震天。打小害怕鞭炮的我,如果在这时接到了同学朋友到街上见面的邀约,不啻噩梦来临,会想尽各种办法推脱。而到了元宵节,红色又是那么可爱。一只只红灯笼挂在树上,透过鞭炮的烟尘,露出温馨的光。大门外、胡同口、磨台上、水池边,都摆上了红红的烛台,头顶一轮月,万家齐送灯,一片静谧和谐的氛围昭示着中国狂欢节的尾声。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年也是黄色的。家中的迎春花,小年过后就被移进室内,在腊月二十八九准时盛开。喇叭似的模样,嫩黄的笑脸,四棱形下垂的纤细枝条像是轻揖春天的小手。除夕夜,妈妈会拿出提前准备好的烧纸,淡黄的纸,轻轻薄薄,由我用一张大钞轻轻地按遍,这叫“打纸”,是家中男孩的特权。在新年钟声敲响之前,我们把纸分为几堆放置在门口和院子中央,举炬其上,伴随着冬夜的冷风,纸灰飞作白蝴蝶,敬献给了各路神灵和天国里的祖先。我们常说,祖先信仰就是中国人的宗教,只有在除夕夜的烟气氤氲中,才能深切地理解这句话。

  与黄色相关的还有各种美食。在小年夜,同红红的山楂摆在一起的是金黄的柿饼,摆上不多久,不管灶王爷是否享用完毕,孩子们已开始大快朵颐。年前炸就的藕盒,黄澄澄的,可以从大年初一一直吃到初十,在灶台边忙碌了一整年的主妇们终于可以偷得几日闲。串门回来,准能收获一捧橘子糖。橘黄色的糖,做成橘子瓣的形状,里面晶莹剔透,外面裹着白砂糖,吃起来里里外外都是甜。浅黄色的玉米发糕松松软软,酸中回甘,与吃惯了煎饼的牙口乍一相逢,便会调动起全身的各种快乐神经。最吸引我的还是香油果子。油条的口感配上麻花的造型,一串串地用绳子拴起来,闪着金灿灿的光,让远远没能实现“油条自由”的我垂涎不已。待到正月初六,姑姑们回娘家,每人都会提上几串香油果子,我积攒多日的馋虫,一朝终得打发。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年更是彩色的。除夕这天,家家都在门楣上贴起落门签。这是家乡的一种传统刻纸,刻的是“招财进宝”“家和万事兴”之类的吉祥话。小的门口贴单层五幅,一般是红、黄、蓝、紫、绿五色,大门口则要贴双层十幅。看到花花绿绿的落门签迎风起舞,人们都会轻松一笑,对来年的生活也更有了信心。

  除夕夜要吃素馅的饺子,妈妈会选择菠菜豆腐,取清清白白之意,一顿饭就是一次简单有效的价值观教育。大年初一,孩子们穿上鲜亮的新衣服,成群结队地在胡同口和院子里做游戏。游戏腻了,就到街上去看五彩的气球,如果谁用零花钱买得几只回来,马上就会成为大家羡慕的对象,在游戏中升任主角。趁着这个难得的闲暇和消费季,小姑娘忙着收集各色糖纸,然后比比谁的更漂亮;男孩们则到处搜罗香烟盒,富有技巧地将其折叠成四角方正肚里空的形状,在地上甩的“啪啪”作响,根据声响,这个正方形的简易玩具被命名为“啪”。依照游戏规则,香烟的价格决定“啪”的战力值,所以,一种红绿相间被称作“红绿灯”的烟盒最受欢迎,谁“红绿灯”收集得多,就会成为众人眼中的“大富翁”。可惜,直到今天我都不知道这个“红绿灯”的真实品牌是什么。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年,带来的不只是欢乐,还有与春天偕行的蓬勃希望。故乡,永远庇佑着她的孩子,在游子的生命中打上温暖的印记。只要想到年的色彩,无论身处何地,我们都能面朝故乡的方向,轻轻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 责编:徐倩阳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提高粮食生产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 如何理解货币政策的“适度宽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面对创新涌现、迭代迅速的发展态势,我国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审时度势调整发展政策。
2025-04-21 09:48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