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理响中国|铿锵有理·党校公开课】如何理解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
首页> 理论频道> 光明独家 > 正文

【理响中国|铿锵有理·党校公开课】如何理解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2023-01-26 09:41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的指导下,光明网联合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家高端智库,推出“理响中国之铿锵有理·党校公开课第五季”专题视频。13位党校教师以独特的青年视角,通过深入浅出的理论阐释、生动鲜活的理论故事和“高颜值”的理论视频,推动广大青年与党的创新理论“共情”,打造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精品力作。

  本期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教授杨振,解码如何理解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

【理响中国|铿锵有理·党校公开课】如何理解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

  【文字实录】

  大家好!我是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的杨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那么,对于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你有什么期待呢?我们经常会立足当下,展望未来。对“未来会发展成什么样”这个问题,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想象。有一首传唱了几代人的经典儿歌——《小燕子》,“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前半段歌词大家非常熟悉。后半段歌词是这样写的:“我们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欢迎你,长期住在这里。”在当时人们的想象中,小燕子也喜欢大工厂和机器的轰鸣声。

  文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代任务。早在1956年,党的八大提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在“落后就要挨打”的那个年代,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围绕这个社会主要矛盾推进各项工作,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初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小燕子》这首儿歌,也正是那个时代的作品。

【理响中国|铿锵有理·党校公开课】如何理解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

  其实,从党领导经济建设的伟大历程看,明确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并紧紧围绕社会主要矛盾推进各项工作,是我们党领导经济建设一以贯之的一条重要经验。今天我们之所以要推动高质量发展,也是由社会主要矛盾决定的。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将社会主要矛盾调整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在那个时候,大家关心的,是能不能吃饱、能不能穿暖这些基本问题,是“有和无”的矛盾。因此,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个阶段,需要通过经济高速增长解决社会主要矛盾。邓小平当年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如果经济发展老是停留在低速度,生活水平就很难提高”。1992年南巡讲话,他还提到,“低速度就等于停步,甚至等于后退”。2017年,党的十九大再次调整社会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矛盾下,大家关心的不再是“有和无”的问题,而是“好和坏”的问题。我们知道,中国共产党特别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现在时代变化了,老百姓的需求升级了,我们也必须顺应这一趋势,把经济工作的导向由高速度转移到高质量上来,通过高质量发展解决社会主要矛盾。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就是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你看这些重大判断的背后,其实有着充分的理论支撑。

  现在首要任务已经很明确了,那在实践中如何推进高质量发展呢?党的二十大报告已经给出了答案,作出了系统的工作部署。

【理响中国|铿锵有理·党校公开课】如何理解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

  当然,抓好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新发展理念就是指挥棒、红绿灯”。当前,以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可以说已经形成了共识。但要把理念转化为行动,还需要体制机制变革。现在来看,在支撑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上,我们仍然面临许多挑战。

  去年,我参观了一家初创企业,他们利用大数据模拟自动驾驶的各种复杂场景,然后提供一套数字化、自动化解决方案。像所有企业一样,发展初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但他们也遇到了许多企业都面临的系统性融资难题。

  在我国的融资结构中,长期以来以银行贷款为主。这些年,像股权等直接融资的比重确实也在不断提高。但是到2021年年底,直接融资占全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也只有31.5%。这意味着,大量的企业仍然要依赖银行贷款体系。可是,想要在银行拿到贷款,企业既要有盈利记录,又要有足额的资产抵押。

  这家初创公司,在前几年投入了大量资金拓展市场,账面还没有盈利记录。公司的核心资产有两类:一是海量数据,数据足够多才能更好地模拟真实路况;二是出色的数据工程师——清一色的年轻人,平均年龄才28岁——他们提供模型和算法。你看这类企业,它符合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方向,公司的资产,也是很优质的吧?但是他们提供的只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方案”,是一行一行的“代码”,没办法抵押。公司也不能将数据和工程师抵押给银行。显然,银行贷款体系难以支撑这类企业的融资需求。而这类融资需求,当下又是非常普遍的。

【理响中国|铿锵有理·党校公开课】如何理解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

  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明确,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企业融资和资本市场遇到的问题,只是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诸多挑战的一个缩影。但它的启示却具有普遍意义: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构建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但抓好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光有市场体制还不够,还需要解决“有为政府”自身面临的一些难题。目前,我国98%以上的商品价格,已经可以由市场来决定,但推动要素市场化改革,还需要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竞争行为。近年来,中央从顶层设计出发,建立了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公平竞争审查的对象并不是企业,而是“刀刃向内”——主要针对政府和行政机关。清理废除那些妨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做法,创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才能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内在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是高质量发展”。我们相信,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共同合力下,抓好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必将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坚实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出品人:杨谷 林振义

  总策划:陈建栋 孙晓莉

  总监制:吴丛丛 黄伟

  策划:蒋正翔 施墨

  监制:张晞 李澍

  统筹:韩丹 桑熙 陈航

  编辑:徐倩阳 刘梦甜

  编导:路天悦 梁爽 常世林

  设计:王爱民 杨经国

  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

  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支持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家高端智库、光明网联合出品

 

  相关阅读:

  【理响中国|铿锵有理·党校公开课】解码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

  【理响中国|铿锵有理·党校公开课】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

  【理响中国|铿锵有理·党校公开课】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

 

[ 责编:赵宇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把文艺创造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

  • 提升新时代高校实践育人质量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