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RCEP助力世界经济爬坡过坎
首页> 理论频道> 经济社会 > 正文

RCEP助力世界经济爬坡过坎

来源:经济日报2023-01-28 10:04

  作者:孙昌岳

  2023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满一周年。

  一年来,在逆全球化思潮抬头、世界经济复苏乏力背景下,RCEP充分释放机制红利,有效加深了亚洲经济体之间的经济链接,有力提振了亚洲区域贸易与投资信心,进一步强化了区域内产业链与供应链韧性,为区域经济合作和全球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增添新活力。

  RCEP的生效让合作伙伴更充分分享中国开放机遇和发展红利。商务部数据显示,2022年1月份至11月份,中国与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总额达11.8万亿元,同比增长7.9%,占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30.7%。其中,中国向RCEP其他成员国出口同比增长17.7%,超过中国出口总体增速5.8个百分点。

  区域内经贸联系也因RCEP日益紧密。根据协定,区域内90%以上的货物贸易将最终实现零关税。根据原产地累积规则,只要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实现的增值部分属于15个成员国,且累积增值超过40%,即可享受相应关税优惠。这将显著拉动区域整体的经济、贸易和投资增长,给区域内企业开展跨国合作带来更多信心。

  中日、日韩之间通过RCEP首次建立起自由贸易关系,开放红利尤为明显。商务部数据显示,2022年1月份至11月份,韩国、日本实际对华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22.1%、26.6%。在RCEP框架下,中日韩在机械制造、汽车制造、光电设备制造等领域开展合作,为三国在新技术、新能源等高端制造业的区域价值链合作奠定了基础。

  RCEP的生效为新兴市场注入强劲增长动能。RCEP整合了目前15个成员国签署实施的27个贸易安排和44个投资协定,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走向深入,成为开发区域经济增长潜力的最大抓手。亚洲开发银行最新报告将东南亚地区2022年经济增长预期由5.1%上调至5.5%,一定程度上反映了RCEP对东盟国家经济的拉动预期。

  在全球贸易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和下行风险的情况下,RCEP为区域间乃至世界经济提供了难得的稳定性和确定性。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东亚经济研究所所长彼得·德赖斯代尔表示,RCEP生效第一年已显现出填补自贸协定空白、提振区域贸易、强化区域供应链的重要性,有潜力作为平台将亚洲贸易红利投射到全球。

  RCEP的活力来自于以互利合作创造发展机会的共同意愿,也来自于协定自身持续调整优化的机制保障。随着RCEP的深入实施,更多的政策红利将不断显现。印度尼西亚自2023年1月2日起正式履行RCEP承诺,中国香港申请加入RCEP的相关工作也在推进。此外,按照规定,多数成员国都会在每一个新的年份履行包括降低关税、扩大市场准入、减少壁垒等更多承诺。这些承诺会降低各类要素在区域内配置的成本和难度,推动形成新的贸易投资机会。

  当前,地区国家进入经济复苏关键阶段,一些国家面临供应链紊乱、粮食能源紧张、通胀压力加大等困难。无论是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还是着眼未来长远发展,都需要深化区域经济合作,关键是要用足用好RCEP市场开放承诺和规则,更大程度释放协定红利。中国将不断提升自贸协定综合利用效率,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进一步提高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市场开放水平。

  可以预见,这个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成员结构最多元、发展潜力最大的自贸区,将推动区域实现更高质量、更深层次的经济一体化,为正在爬坡过坎的世界经济注入更强劲正能量。(孙昌岳)

[ 责编:赵宇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 深刻认识加快推进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性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