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制度型开放、数字劳动、实体经济、民营经济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陈清、张元钊:以制度型开放打造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
福建师范大学教授陈清、福建社会科学院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元钊指出,制度型开放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开放,是我国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必然趋势。推动制度型开放,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需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适应国际经贸规则重构新趋势,充分利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正式生效带来的发展机遇,主动对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高水平自由贸易协定规则,不断提升我国全球要素资源配置水平;需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推动形成公正合理透明的国际规则体系,积极推动新技术与传统领域结合所产生的新领域新模式新业态的国际规则制定;需进一步放宽外资市场准入。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严格落实外商投资法,大幅放宽市场准入,探索实施更加便利开放的制度政策,不断增强外商来华投资信心;需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营商环境建设,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摘编自《人民日报》
【巩永丹:深化对数字劳动的认识,规范数字经济发展】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首都高校党建研究基地研究员巩永丹认为,在不断深化对数字劳动认识的基础上,必须加快建构有利于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制度体系。从具体措施来看,一是要通过加快建构数据基础制度进一步规范数据要素市场,规约数字劳动主体的数据行为;二是要建构数字劳动成果共享机制,推动“公共数据”共管共享,完善政企数据开放共享机制,引导社会各方共享数据资源,有效抑制公共数据的私有化、资本化,规避数据垄断造成的社会不公;三是要建立健全数字劳动法律规范体系,保护数字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加强对数字资本的监管,防止平台垄断和数字资本无序扩张,健全数字市场准入制度,健全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全链条数字劳动监管体系。
摘编自《光明日报》
【张颖熙:把握发展实体经济的重点领域和重要方面】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张颖熙指出,拥有坚实发达的实体经济,是使我国具有长远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新征程上要把握好发展实体经济的重点领域和重要方面。产业是实体经济的核心所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新发展阶段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要聚焦产业链短板,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同时提升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为实体经济技术改造和产业转型提供重要保障。数字技术是实体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推动数实融合是夯实实体经济发展根基的必然要求,要通过打造新兴数字产业实现以数字化驱动新型工业化,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支持平台经济“以数助实”。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是提升实体经济内生韧性的重要抓手。加大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要充分发挥货币政策总量结构双重调控功能,畅通金融血脉,促进金融机构降低经营成本。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实体经济发展离不开科技人才的支撑,要深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强化服务实体经济的人才支撑。
摘编自《经济日报》
【黄卫挺:从制度体系和体制机制建设上助力民营经济发展】
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黄卫挺指出,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和民营经济活力,需加快形成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顶层设计,建立完善相应的制度体系和激励机制。具体而言,要研究制定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顶层设计,配套出台系列促进政策,形成顶层设计上的组合拳;研究构建地方政府亲商安商富商的长效机制,制定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激励机制和制度规范细则,主动听取民营企业反映诉求、靠前服务解决问题、优化涉企重大决策企业家参与机制;与国资国企改革联动,规范有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促进国资国企和民资民企合作,加快开辟发展新赛道新领域,拓展民营经济发展空间;研究推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立法工作,吸引民营企业家和民营企业积极参与立法工作,全面贯彻对民营企业家人身权、人格权、财产权和民营企业、民营经济发展的保护,实现促进和激励政策的法律化和法治化。
摘编自《学习时报》
(光明网记者徐倩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