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生动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
首页> 理论频道> 理论综合 > 正文

生动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

来源:北京日报2023-03-06 10:01

  作者:卫庶(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高级编辑);兰洋(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当代政党研究平台研究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中国式现代化是最动人、最具说服力的中国故事。中国式现代化从根本上扭转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深刻影响着世界现代化进程,蕴含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谱写了一幕幕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是我们塑造丰富多彩、生动立体的中国形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

  中国式现代化展现了一个古老民族日日新又日新、由衰败凋零走向欣欣向荣的故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共同梦想,无数仁人志士为此苦苦求索、进行各种尝试。从“中体西用”到“全盘西化”,各种现代化方案纷至沓来,但屡屡碰壁破产。历史证明,中华民族要实现现代化转型,割断历史的简单移植是搞不成的,盲目排外的闭门造车也搞不成,亦步亦趋地跟随模仿更是搞不成,而是必须在继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中实现民族复兴。回首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历程,中华民族正是立足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立足于对世界文明的主动性借鉴和自主性融合,才一步步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因此,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既要讲清楚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提供的丰富滋养,也要讲清楚百年来中华儿女前赴后继的不懈努力;既要说明白中国人独立自主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的伟大征程,也要说明白中华民族海纳百川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崇高事业。

  中国式现代化展现了一个百年大党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为实现国家现代化而不懈奋斗的历史。党的领导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党的初心使命、政治品格、执政能力、领导水平等,集中而鲜明地体现在其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为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无论是辉煌的百年党史、新时代的十年变革,还是新征程的伟大远景,中国式现代化的动人故事都始终回响在党和国家发展的每一步铿锵足音中。因此,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就是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让世界认识到为民造福是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中国式现代化展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开放包容、胸怀天下的故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和平发展的世界应该承载不同形态的文明,必须兼容走向现代化的多样道路。”“每个国家自主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的努力都应该受到尊重。”中国发展的经验和创举,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中国发展的经验和创举,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回首过去十年,中国正以不可阻挡的姿态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踏上新征程,中国必将以更加自信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拥抱未来。因此,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既要讲好我们立足国情和发展实践所取得的创造成就,讲好中国从落后时代到赶上时代、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成功经验;更要讲好中国式现代化中蕴含的人类文明特别是后发国家现代化转型的普遍规律,讲好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不断探索更高水平的现代化模式,对改写世界现代化版图、提升人类发展水平所具有的重大意义。

  更加自信从容地集中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内容是根本。首先,要有“故事”,要善于从中华民族团结奋进中、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中、中国与世界的合作共赢中挖掘生动素材。其次,要善于“讲”故事,在真实可感的故事里讲述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中国人对自然、对世界、对历史、对未来的看法。再次,要讲“好”故事,要精心构建对外传播体系,增强中国式现代化故事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用事实说服人、用形象打动人、用情感感染人、用道理影响人。针对世界各国国情的差异、需求的多样、传播语境的不同,要创新对外话语表达方式,把“陈情”和“说理”结合起来,把“自己讲”和“别人讲”结合起来,让中国式现代化故事既有“国际范儿”,又有“中国味儿”。

  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也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繁重的事业,必须驰而不息、久久为功。我们不仅要在讲述过程中认真回顾中国发展进步的历程,彰显大国的非凡气度与文明底蕴,激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万丈豪情,进一步书写现代化的“中国答卷”;更要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 责编:李彬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把文艺创造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

  • 提升新时代高校实践育人质量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