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让青少年儿童成长为堪当大任的栋梁之材
首页> 理论频道> 文史科教 > 正文

让青少年儿童成长为堪当大任的栋梁之材

来源:人民日报2023-05-25 11:29

  作者:王玉玲、肖塞(福建教育学院)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重要战略部署,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新时代新征程,广大中小学校教育工作者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让广大青少年儿童成长为堪当大任的栋梁之材。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取得新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撑的必然要求。广大中小学校教育工作者要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把立德树人内化到教育教学各方面各环节,让学科体系、教材体系、评价体系都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来设置。着重提升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加强红色资源的挖掘、整理和宣传,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让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在广大青少年儿童心中生根发芽,引导其“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打造更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方式,转变不科学、不合理的教育评价导向,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引导广大教师继承发扬老一辈教育工作者‘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也是影响学校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广大中小学校教育工作者要时刻绷紧涵养良好师德师风这根弦,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自觉经受思想淬炼、精神洗礼。要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努力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担当起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培养爱岗敬业精神,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切实履行“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职责,将全部热情投入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事业中。

  强化教育教学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决策部署,对于不断强化中小学校教师队伍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广大中小学校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学习、拓宽视野、更新知识,努力成为业务精湛、学生喜爱的高素质教师。紧密结合社会发展需要和青少年儿童成长需求,加强对学生认知规律、思维发展规律等的探究和思考,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教书育人的实际效能。紧跟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趋势,掌握数字化教学手段。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将终身学习的理念和本领传授给学生,引导其从小培育终身学习的内生动力,为推动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建设贡献力量。

[ 责编:赵宇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理响中国】推进人力资源强国建设

  • 共同富裕背景下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建立和强化多元协同供应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的能力;完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向管控,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023-01-11 10:2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