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民营经济、乡村文化自信、中部地区服务贸易、科技安全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夏文斌:持续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原校长夏文斌表示,民营经济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对经济社会发展、科技创新、就业、财政税收等发挥重要作用。高质量发展对民营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千方百计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实现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一是要深入学习、研究、宣传、践行党中央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理论和政策。结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结合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深入学习研究和宣传民营经济在我国高质量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要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着力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制度障碍,进一步优化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进一步放开民营企业市场准入,引导民营企业在高质量发展中找准定位,通过企业自身改革发展、合规经营、转型升级,不断提升发展质量。三是要保护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全面梳理修订涉企法律法规政策,持续破除影响平等准入的壁垒,完善公平竞争制度,为民营企业开辟更多空间。培育壮大民营企业家队伍,教育引导民营企业家遵纪守法、坚守底线,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实现高质量发展。四是要积极推动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协同创新发展。加强顶层设计,推动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全方位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
摘编自《经济日报》
【刘楠:新时代厚植乡村文化自信的多重路径】
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副教授刘楠认为,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我们应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与乡土文化的民本思想融通,深挖乡村文化遗产的价值,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厚植乡村文化自信,要认同乡村文化的重要价值,利用新媒体手段展示乡村文化资源。在数字乡村建设背景下,农民写村志、办乡村春晚、“村BA”等,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和数字技术采集、记录、储存乡村文化资源,建设具有特色的数字化乡村文化馆、乡愁馆,挖掘优秀的乡村文化资源,认识乡村文化所蕴含的价值,认同乡村文化,是维系深层情感的集体记忆。厚植乡村文化自信,要鼓励农民与时俱进创新文化表达,充分利用数字技术赋能作用。农民作为表达主体,讲好乡村故事,提高乡村文化感召力,重拾乡村文化自信,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新动能。新媒体时代的数字媒介赋能,为拓展乡村文化传播渠道和增强乡村文化自信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厚植乡村文化自信,唤醒农民主体性是关键,培养农民数字素养是大势所趋。农民是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是乡村文化自信构建中有内驱力和感召力的核心力量。乡村文化振兴,高数字素养的农民是人才驱动力。
摘编自《光明日报》
【迟福林:以制度型开放推进中部地区服务贸易发展】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表示,要以制度型开放推进中部地区服务贸易发展。首先,制度型开放是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高水平开放的基本需求。推进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高水平开放进程,不仅涉及服务业市场开放,更涉及相关资格、标准互认及配套的资金支付与市场环境建设等。其次,强化服务贸易自由便利的制度安排。一是加快推进RCEP中制造业研发、管理咨询、养老服务、专业设计等服务开放承诺尽快落地,并提前落实包括专业服务、计算机服务等我国在RCEP中的未来开放承诺;二是重点开展面向RCEP及中亚区域的装备制造、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项下的服务出口,带动标准、技术、研发等“走出去”;三是主动扩大研发设计、工业设计、咨询、专业服务等生产性服务进口,制定面向发达国家制造业技术人员“资格单向认可”制度;四是在知识产权、电子信息、物流运输等领域采用国际标准,支持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检测机构加强与RCEP成员国交流合作,共同开展国际标准研制。再次,以差异化服务贸易开放探索实现中部地区自贸试验区的战略性提升。在尽快实行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基础上,依托中部四个自贸试验区的产业基础和开放任务,积极开展服务贸易开放的差异化探索。最后,以制度型开放带动中部地区以创新为重点的制度性变革。在补齐研发投入短板的基础上,以制度型开放统筹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
摘编自《经济参考报》
【傅晋华:进一步加强科技安全体系政策设计】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傅晋华认为,为有效改善目前我国科技安全体系面临的顶层制度设计不完善、体制机制不顺畅、体系整体效能比较低等问题,政府有关部门应以系统观念为指导,从体制机制建设等重点方面加强政策设计。一是要加快科技安全体系体制机制建设。在组织体制方面,坚持党对科技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重点是在国家层面建立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科技安全领导体制。在运行机制方面,重点是完善科技安全体系内各个子系统运行制度建设。聚焦国家科技安全重大问题,制定完善科技安全行为主体保障措施。二是要充分发挥国家创新体系和国家科技安全体系互为支撑的系统间作用关系。一方面,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另一方面,以国家安全战略需求为导向,统筹科技发展和科技安全关系,构建特色鲜明、保障有力的国家科技安全体系,以高水平的安全体系为国家创新体系发展提供稳定的安全环境保障。三是要聚焦科技安全体系与能力现代化加强政策供给。要准确把握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内国家科技安全形势变化的新特点新趋势,根据发展态势不断丰富发展国家科技安全理论,准确把握科技安全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加强政策集成供给。
摘编自《科技日报》
(光明网记者 王晓秋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