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张再杰(贵州财经大学)
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必须深化基础研究体制机制改革,发挥好制度、政策的价值驱动和战略牵引作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必须深化改革,着力破除规划设计、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和国际合作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大力激发基础研究的活力。
完善顶层设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体制改革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闯难关,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要优化和强化技术创新体系顶层设计”。深化基础研究体制机制改革,提升我国基础研究实力,需要切实发挥好顶层设计的引导和保障作用,精准有效激发各类科研主体的创新活力。要运用系统化的政策工具,引导科研主体深刻洞察世界科技发展大势,聚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优化基础研究的方向和路径。优化创新资源布局,合理提升基础研究投入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的比重,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适当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支持解决区域内重要行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面临的重大基础科学问题。健全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坚持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客观性、专业性。
促进人才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科技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强调“要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实践表明,体制顺、机制活,则人才聚、事业兴。促进人才发展,要在育才、聚才、用才等方面综合用力。增强基础研究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建设一批基础研究人才培养高地,打破学科壁垒,精心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拓展科技人才的视野。打造体系化、高层次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平台,集聚天下英才、广纳众智众力,吸引优秀人才投身基础研究,不断激发创新活力和创造潜力。
加快成果转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彻底打通关卡,破解实现技术突破、产品制造、市场模式、产业发展‘一条龙’转化的瓶颈。”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活动的“最后一公里”。基础研究中的应用性基础研究,直接面向市场,在从研究到应用、再到生产的链条中处于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推进基础研究特别是应用性基础研究与市场需求、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离不开一套完善的成果转化机制。在科技管理工作中,可以探索建立联合攻关合作机制,鼓励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组建创新联合体或创新共同体,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应用体系,逐步构建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可以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支持打造一批新型创新平台,推动更多基础研究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也可以推动科技成果资本化和产业化,为促进技术转移转化提供更多金融服务,形成基础研究和产业发展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
加强国际合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构建更加开放的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机制,有助于促进全球科技创新资源共融共享,不断提升我国的创新能力。要拓展国际合作网络,构筑基础研究国际合作平台,开展中外联合科学研究,聚焦重大科学问题研究攻关,同时积极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营造开放创新生态,加快建设高端学术数据运营和服务平台,创新学术交流模式,在有效维护我国科技安全利益的前提下为科研过程提供全周期的知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