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经典悦读系列丛书》第三辑首发暨座谈会在南国书香节举行
首页> 理论频道> 新书推荐 > 正文

《经典悦读系列丛书》第三辑首发暨座谈会在南国书香节举行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2023-08-21 16:20

  8月18日,“经典新时代 悦读新思想——《经典悦读系列丛书》第三辑首发暨座谈会”在南国书香节广州琶洲会展中心举行。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林建华教授,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院长钟明华教授,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曙光教授,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冉教授,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解丽霞教授,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关锋教授,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培永教授,广东省委党校联络指导处李新慧处长,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广东人民出版社社长肖风华,以及来自广东省内外的专家学者、媒体及读者代表近百人参加会议。

《经典悦读系列丛书》第三辑首发暨座谈会在南国书香节举行

《经典悦读系列丛书》

  肖风华介绍了图书出版情况。这套丛书自十年前开始策划,当时主创团队和出版团队共同的初衷是出一套能够让社会大众真正读得懂的解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书,把深厚的理论用接地气的话语表达出来。2014年出版第一辑以来,图书逐年重印,目前已售出30多万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成为出版社的品牌图书。本次首发的第三辑延续以往的写作风格,从崭新的视角对经典著作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了不少富有思想性的观点,并融入原创插图、微课视频等形式,更加全面深入地解读经典文本,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要义,让读者更加愉悦地阅读经典。

《经典悦读系列丛书》第三辑首发暨座谈会在南国书香节举行

丛书作者代表陈培永分享写作感悟

  丛书作者代表陈培永向大家分享了创作本套丛书的整体思路与写作感悟。他指出,编写这套丛书的初衷,不只是带领大家读经典,更是希望引导大家一起研究经典,希望大家不是简单地把经典著作当作外在于我们的对象来理解,而是能够尝试融合自己的阅历来研读,从经典著作中寻找到洞察我们的时代、我们的社会、我们的生活的智慧。在写作过程中,他时刻提醒自己,要做文本的深度耕犁者,要透过文字的表象来感悟内在的思想,挑战自己的思想深度;要从学术走向思想,要立足时代、回应时代问题,并用朴实的语言将深刻的理论呈现给读者;要把事当事业干、把事干成事业,克服困难,为大家呈现出更多的智慧火花。创作团队希望开拓出以写作者本人为主体的、以时代和问题第一的研究路径,尝试探索形成一套从经典著作中得到启发、回应若干基本理论问题和重大现实问题的系列作品。丛书第三辑的出版使自己站在新的起点上,未来丛书还会迎来第四辑、第五辑,这是一项浩大而艰巨的工程,也将是一项极具价值的事业,希望能够给予阅读者更加愉悦的阅读体验和生活智慧。

  漫画作者李新慧以“选择人迹罕至的那条路”为题,现场展示了她为丛书绘制的漫画插图,展现出十年来本系列丛书创作团队同心协力的辛勤付出与互相促进的成长历程,表达了对丛书第三辑出版的激动心情与对出版团队的衷心感谢。

  与会专家对该书的出版给予了高度评价。林建华指出,阅读经典是马克思主义者始终高度重视的传统和方法,吸纳是一种本分和能力,输出是一种境界和奉献,《经典悦读系列丛书》的出版有利于放大巨人思想的力量,激荡起新时代的回响,使经典成为宝典、热点。

  钟明华指出,本系列丛书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研究的创新成果,对广大的理论工作者而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个基本方式就是如何实现从一种理论形态向常识形态的转换,这套丛书在语境转换、叙事转换、话语转换上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经验,做出了可贵的探索。

  陈曙光表示,本书有三个突出的特点,一是用朴素的文字表达了深刻的思想,文字通俗、有理论张力;二是以当代的视角解读历史的经典,直面当代中国现实问题,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三是它将悦读提升为大众阅读的新形态,开创了大众阅读的新方式。

  李冉认为,这套书为读者们提供了一个思考的“漏斗”,为大家在纷繁复杂的信息社会中筛选出有用信息、确立自身的知识体系,从而更好地认识世界提供了方法论,这个方法论包括关注社会现实、以问题为导向、富有大众情怀以及正向求解四个层面。

  解丽霞以“六个面向”高度肯定了这套丛书的特色,即:面向经典的本质内容、面向文本的阐释难题、面向理解的愉悦体验、面向阐释的知识生产、面向时代的核心问题和面向文明的价值规约。

  关锋评价这套以“悦读”命名的系列丛书做到了名副其实,丛书23本小册子各具特色又集中发力,达到了学理性与可读性的统一,实现了原理、道理、学理和事理的综合,具有强烈的问题导向和现实关切,做到了对经典的“互文性阐释”。

  《经典悦读系列丛书》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典文献,聚焦基本理论问题和重大现实问题,从现实出发重新研读与诠释经典著作,以经典关照现实、以书香启迪心灵、以思想指引实践。丛书力图通过“新读”使经典现实化、生活化、趣味化,以平实的写作风格、图文并茂的形式,深入浅出讲述深刻的哲理,让读者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领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思想精髓,感受思想的无穷魅力。本次首发的第三辑延续第一辑、第二辑写作风格,对《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反杜林论》《论住宅问题》《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经典篇目以崭新视角进行了深入剖析。(供稿:广东人民出版社)

[ 责编:赵宇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探索大型综合性赛事成功的“中国方案”

  • 建设东北向北开放门户,推动东北亚区域合作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