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郝宪印(山东省政协常委、山东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山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针对关系全局、事关长远的问题作出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对“三农”工作以及推动乡村振兴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三农”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统筹谋划和推进,系统回答了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总方针、总要求和制度保障。这一系列重要论述成为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
党的二十大在擘画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宏伟蓝图时,对农业农村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未来一段时间“三农”工作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农业强国。这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新时代新征程,我们科学谋划和推进“三农”工作,要把重点放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
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的战略举措
城乡关系是基本的经济社会关系。一般来说,在现代化进程中,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的功能、地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动态变化。根据国家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合理调整工农城乡关系,是世界上任何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战略举措,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题中应有之义。
从世界各国现代化历史看,有的国家发展战略和政策制定较为得当,工农城乡关系处理比较到位,形成了工业和农业互促共进、城市和乡村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有效推动了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有的国家没有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农业发展跟不上,农村发展跟不上,农产品供应不足,不能有效吸纳农村劳动力,大量失业农民涌向城市贫民窟,乡村和乡村经济走向凋敝,工业化和城镇化走入困境,甚至造成社会动荡,最终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可以说,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科学研判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提出“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既要建设繁华的城市,也要建设繁荣的农村,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我们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农业基础地位得到显著加强,农村社会事业得到明显改善,统筹城乡发展、城乡关系调整取得重大进展。经过几十年努力,我们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在,我们的使命就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也是新时代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重大举措。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正确处理好工农城乡关系,不仅在理论上作出新概括,而且在实践上有了新进展。在理论深化上,提出“在现代化进程中,城的比重上升,乡的比重下降,是客观规律,但在我国拥有近14亿人口的国情下,不管工业化、城镇化进展到哪一步,农业都要发展,乡村都不会消亡,城乡将长期共生并存,这也是客观规律”,明确“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仍是社会主要矛盾的集中体现”,指明了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科学路径。在制度建设上,通过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推动城乡在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安全标准、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方面相互融合和协同发展,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平等交换、双向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在实践推进上,着眼于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树立城乡一盘棋理念,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抓好以乡村振兴为重心的“三农”各项工作,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推动农业现代化。基础不牢,大厦不稳。农业是基础,无论社会现代化程度有多高,14亿多人口的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始终是头等大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大农业支持保护力度,提高农业支持保护效能,进一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对此,要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积极践行大食物观,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强农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稳定性,构建更高质量的稳产保供体系,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要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科技创新,推进农业科技装备全领域突破,强化农机装备薄弱环节研发,不断提升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要立足小农数量众多的基本农情,以家庭经营为基础,坚持统分结合,广泛开展面向小农的社会化服务,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中国特色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全面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的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水平;要依托优势特色产业,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提升价值链、畅通供应链,培育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促进农业全产业链发展。
推动农村现代化。农村现代化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条件,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农业因人类定居而兴,村落因农事活动而聚,乡村不仅是农业生产的空间载体,也是广大农民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故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组织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推进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实现农业生产、农村建设、乡村生活生态良性循环,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进农村“物”的现代化。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统筹推动乡村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加强法治教育,推进移风易俗,提高农民科学素养,推进农村“人”的现代化。要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让农村既充满活力又稳定有序;以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为优先方向,围绕让农民得到更好的组织引领、社会服务、民主参与,加快构建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用好现代信息技术,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提高乡村善治水平,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在实践路径上,要一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
解决短板弱项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同快速推进的工业化、城镇化相比,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步伐还跟不上,“一条腿长、一条腿短”问题比较突出。现在,农业农村仍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短板。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仍是社会主要矛盾的集中体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解决现存短板弱项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的前提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要持续抓紧抓好,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我们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充分彰显了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向全世界展现了我们党领导亿万人民创造的人间奇迹。同时要看到,一些地方脱贫基础还比较弱,脱贫地区防止返贫的任务还很重;脱贫地区产业普遍搞起来了,但技术、资金、人才、市场等支撑还不强;部分脱贫群众基本生活有了保障,但收入水平仍然不高,返贫风险依然较高。对此,要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对易返贫致贫人口要加强监测、及早干预,对脱贫县要扶上马送一程,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和新的致贫。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持续巩固和拓展已经取得的成果。
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促进农民农村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着力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要增加农业收入,加快农业产业化,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效率和产品附加值;要增加非农收入,支持农民创新创业,加快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使更多农村居民勤劳致富;要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盘活农村资产;要保障农民转移性收入,保持好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见实效。振兴乡村,不能就乡村论乡村,还是要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牢牢抓住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窗口期,切实发力。一是加快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健全多元投入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二是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强化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维护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三是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推进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县域统筹,赋予县级更多资源整合使用的自主权,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
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加强顶层设计,坚持循序渐进、稳扎稳打,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