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农业强国建设、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水生态环境安全底线、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郑会霞、赵早:扎实推进农业强国建设】
河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郑会霞、赵早认为,中国是传统农业大国,农耕文明悠久厚重、影响深远;中国也是农业资源与人口大国,生态资源丰富,但人均资源却相对短缺。中国建设农业强国不能简单照搬国外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而要根据具体国情,聚焦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农耕文明的历史底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要求,科学谋划、循序渐进、因地制宜、稳扎稳打,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探索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强国之路。要扎实推进农业强国建设,一是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掌控“粮食安全”主动权。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二是要全面深化改革,提高农业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提高农业竞争力是建设农业强国的核心。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必须适应新时代新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技术创新步伐,走出一条集约、高效、安全、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三是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绿色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方式,也是建设农业强国的主要内容。建设农业强国,要重视对生态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及有效利用,从制约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入手,探索重金属污染耕地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有效支持政策,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循环利用农业废弃物。四是要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农业强国建设离不开政府对农业的支持保护,这也是世界各国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共同选择。当前,我国农业已步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关键时期,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要求进一步完善惠及农业农民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以政府行为为导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农民。
摘编自《光明日报》
【张菀洺:纠正认识误区,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商学院执行院长、中国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主任张菀洺表示,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需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毫不动摇”的重要论述,加强理论研究,纠正认识误区,扎实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活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第一,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必须努力避免和坚决消除各种形式的所有制歧视,批驳各种模糊认识和错误言论。要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使国有企业的主业更加清晰、经营更加优质高效、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同时,还要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持续破除影响平等准入的壁垒,完善公平竞争制度,为民营企业开辟更多空间,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第二,不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依法保护各类经营主体的合法权益。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统筹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在大力倡导劳动致富、鼓励先富带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第三,消除各类错误言论及其负面影响,打造清朗的舆论空间,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任何想把公有制经济否定掉或者把非公有制经济否定掉的观点,任何否定、怀疑、动摇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言行,都不符合党和国家方针政策,都不符合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都不符合我国改革发展的要求,必须彻底摒弃。要按照党中央提出的明确要求,进一步加强民营经济发展理论的研究和宣传,引导全社会客观正确全面认识民营经济和民营经济人士;坚持用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引导社会各界理解和认识民营经济的重大贡献和重要作用;坚决抵制、及时批驳澄清质疑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否定和弱化民营经济的错误言论与做法。
摘编自《经济日报》
【王全春: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副院长王全春认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不断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要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始终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旗帜鲜明坚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党性原则,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持续加强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研究、阐释,并自觉贯彻落实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要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展现出更为强大的凝聚力和引领力;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着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坚定文化自信,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既不盲从各种教条,也不照搬外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始终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把宣传、教育、引导和服务群众结合起来,鼓励人民参与文化创新创造、依法参与国家文化治理,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
摘编自《人民日报》
【路瑞:坚持防字当头,筑牢水生态环境安全底线】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路瑞指出,近年来,我国水环境质量持续好转,但水生态环境风险依然呈现高发态势。大量化工企业近水靠城,涉危、涉重风险源布局性、结构性风险突出;河湖滩涂底泥的重金属累积性风险不容忽视,环境激素、抗生素等新污染物管控能力不足。对此,要把好源头风险关口,强化尾矿库环境风险防控,加强尾矿库分类分级环境监管,到2023年年底,长江干流岸线3公里范围内和重要支流、湖泊岸线1公里范围内尾矿库完成污染治理;要提升监控预警能力,摸清家底,到2025年年底前,建立形成累积性风险基础数据库,全面掌握累积性风险底数,同时提高监控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建立全国“1+N”应急监测支援体系和跨境应急监测保障体系,探索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环境应急保障能力共建模式;要建立完善应急处置制度,强化环境风险应急协调联动机制建设,统筹研判预警、共同防范、互通信息、联合监测、协同处置等全过程;形成应急、交通、水利、生态环境等部门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理处置合力。总之,要坚持防字当头,筑牢水生态环境安全底线,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安全的生态环境,助力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摘编自《中国环境报》
【王颖:协同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研究员王颖表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战略举措和顶层设计,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打造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一面旗帜。未来,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过程中,我们需要进一步协同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一是要凝聚共识,深化国际合作。始终坚持以共同发展为宗旨,深入挖掘不同国家发展战略的交叉点、不同领域利益的契合点,与共建国家协同创新,共同推动新兴领域国际规则的制定与完善;通过高层交流、市场化合作和多维度对话等形式制定出一套既符合共建各国发展需要,又能满足广大民众诉求及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制定更为清晰的“一带一路”国家多双边政策体系。二是要战略衔接,优化区域布局。加强共建“一带一路”同我国的区域协调发展重大战略的有效衔接,在有利于国内区域开放结构与布局优化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提高国内大循环的辐射范围。三是要夯实平台,释放市场活力。一方面要继续巩固基础建设、产能合作等“硬联通”平台,兼顾传统基建项目和新型基建项目,加深加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根基。另一方面要加强构建规则标准、管理资质等“软联通”平台,将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沟通交流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在保障各国主权与安全的前提下继续深化贸易、融资等领域标准务实合作,推进货物自由流动和要素资源优化配置,打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四是要创新包容,培育新的合作增长点。以“一带一路”产能国际合作为目标,以产业链的延伸为主线,提高“一带一路”科技型合作区的比重,引导境外合作区的企业在技术研发、产品开发、产品制造、产品质量等不断提升发展水平,促进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产业链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变。
摘编自光明网
(光明网记者 郑芳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