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教育强国、国有企业、“第二个结合”、生态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何秀超:建设教育强国要处理好五组关系】
中央财经大学党委书记何秀超表示,纵观人类历史,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世界强国无一不是教育强国,教育始终是强国兴起的关键因素。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以前所未有的历史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担当起以教育强国建设为中国式现代化强基赋能的时代重任。处理好量与质的关系。一方面,把教育数字化作为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进一步推进数字教育,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提供有效支撑。另一方面,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以基础教育为基点,以高等教育为龙头,以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为目标,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促进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不断提高国民受教育程度,全面提升人力资源开发水平;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一方面,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通过激发教育发展活力来提高教育强国建设效率,力争早日实现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的系统性跃升。另一方面,缩小教育的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处理好立德与树人的关系。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理想信念、掌握过硬能力本领,矢志奉献国家和人民;处理好当下与长远的关系。教育引导广大学生深刻认识当下与长远的关系,加强发展观、现代化观教育,加强生态文明教育,让广大学生明白我们既要着眼长远、谋划长远,又要打牢基础、干在当下,一步一个脚印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处理好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关系。要根据国际形势发展变化,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策略,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既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使我国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又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经验、发出中国声音,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摘编自《人民日报》
【刘国宏:不断增强国有企业战略保障功能】
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副院长刘国宏认为,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顶梁柱”。在改革开放不同阶段,国有企业以放权让利、两权分离、抓大放小等重大改革举措,持续培育市场主体,支持市场建设,维护市场机制,营造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良好环境。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人才市场化流动、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以及对民营企业纾困帮扶等方式,有力促进了我国不同所有制企业相互取长补短、共度时艰、合作共赢。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国有企业必须牢记国之大者,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扛起新的使命担当,自觉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要主动作为、跨期布局,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国有企业应坚持聚焦公共性、战略性、前瞻性领域,继续加大逆周期、跨周期投资布局,全力支持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要守正创新、久久为功,引领国家关键科技攻关和基础产业发展。应以高度历史责任感加强原创技术的需求牵引、源头供给、资源配置和转化应用,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支撑能力,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的高效融合。要开放合作、内外联动,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国有企业必须继续发挥自身优势牵引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不同所有制企业共同发展。要坚持服务民生、服务社会,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国有企业应坚持从国家长远利益和人民根本福祉出发,发挥好公共保障功能,加大服务民生与社会的力度。
摘编自《光明日报》
【吴宏政:“第二个结合”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具有独特意义】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宏政指出,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看,“第二个结合”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具有独特的重大意义,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二个结合”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奠定了思想解放的前提。“第二个结合”超越了以往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界限,唤醒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新认知,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新契机,打开了新空间,指明了新方向,这无疑是一次思想解放;“第二个结合”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把牢了“根脉”和“魂脉”。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把先进的思想理论带到中国,成为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思想武器,成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魂脉”,以真理之光激活了中华文明的基因,通过反抗西方殖民主义的侵略而引领中国走进现代世界,推动了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实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使马克思主义牢牢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之中,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第二个结合”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敞开了广阔的文化空间。打开广阔文化空间必须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战略。一方面,不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外在的“拼盘”,不能使“结合”成为“物理反应”,而是要造就有机统一的文化生命体;另一方面,也不能改变中华民族固有的文化基因,不能把“结合”变成“文明移植”。这就要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唯当如此,“第二个结合”才能确保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不偏离正确的方向。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报》
【高晓溪:提升生态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高晓溪表示,科学化时代化的治理策略是推动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有效依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生态文明的顶层设计,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强调在合理分配空间资源、协调空间秩序以及尊重空间复杂性的基础上,着力提升生态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为构建绿色、均衡、低碳和可持续的生态空间格局提供了方法论依据。根据不同的工作侧重,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首先,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所谓主体功能区,是指以结构优化、集约开发以及陆海统筹为原则,按照开发方式、内容和层级的不同而形成的空间形态划分。其目的在于通过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解决国土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综合考虑不足、地域功能单一化或差异机制缺失等问题。其次,针对粗放型发展模式已经破坏的生态空间及其修复工作而言,要通过科学布局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即“三生空间”),实现空间结构优化和动态平衡,既要看到“三生空间”相互依存又彼此独立的辩证关系,也要从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和规范主体实践活动等方面入手,完善空间规划体系、明晰空间开发管制的权责划分,特别是基本农田、生态保护、城镇开发的空间管控边界,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空间格局。最后,将“社会-生态”要素的耦合机制纳入生态空间修复的制度安排,在充分考虑主体功能区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注重从人地关系和谐与民生福祉的需求侧出发,探索因时、因地制宜的山水林田湖草沙的空间配置模式,以生态空间修复带动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协同发展,助力地方性环境修复转向全区域、多尺度的生态空间塑造。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
(光明网记者 郑芳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