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金融高质量发展、有效益的投资、新质生产力、新型消费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何德旭等: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何德旭、龚云、郑联盛指出,建设金融强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战略引领、系统谋划、长期努力、久久为功。一是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加强金融系统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等,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功能;注重发挥好地方党委金融委员会和金融工委的作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做党中央金融改革发展决策部署的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二是遵循金融发展普遍规律。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前提下,不断深化金融要素市场化定价改革,着力全球要素的统筹统合,强化人才驱动,提升我国金融体系国际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三是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在金融市场发展方面,大力发展现代金融市场体系,有效提高各个市场的定价能力、定价有效性和国际影响力;在金融机构建设方面,完善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着力打造现代金融机构体系,全面优化银行、证券、保险、资产管理等领域的机构发展;在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方面,全面提升国内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质效,有效匹配国内多样化金融需求,有效构建内外交互的专业金融服务体系。四是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摘编自《光明日报》
【谭成文: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国家发展改革委评估督导司副司长谭成文表示,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其质量、效益、结构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结构。发挥好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要围绕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扩大有效益的投资,不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在发挥好政府投资的作用层面,加强交通、能源、水利、农业、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区域间基础设施联通;支持城市群和都市圈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乡村建设行动。在充分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层面,积极利用投资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符合条件的民间投资项目建设,帮助民间投资项目顺利实施;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拓宽民间投资空间。在加强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层面,扎实做好规划选址、用地、环境影响评价、可行性研究、施工图设计等前期准备工作,确保项目从谋划到落地都合法合规;按照项目设计按期开工建设,坚决保证施工质量,保持合理施工进度,确保投资项目稳步有效推进;重大项目投运一段时间后要对项目建设、运营是否符合最初设计、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是否发挥出设计效益进行评价。
摘编自《人民日报》
【贾若祥:多点发力,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保障】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综合研究室主任、研究员贾若祥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在新征程上必须回答而且必须答好的课题,需要多点发力,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保障。在要完善新型举国体制方面,要加大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攻关,在解决科技领域“卡脖子”问题的同时,加大原创性和应用性技术研究;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充分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将优质要素更多集聚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领域。在要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方面,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区域范围内畅通流动,全面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要充分发挥法治的引领、规范、保障作用,加强诚信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在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方面,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和企业家精神,营造鼓励大胆创新、诚信经营、勇于奋进的良好氛围;要把科技创新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并推进产业创新不断实现“从1到N”的应用转化。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要加快建立并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使支撑新质生产力的各方面制度更加规范科学;要通过深化改革加快破除不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的各种束缚。
摘编自《经济日报》
【王蕴、陈迪:切实促进新型消费加快发展】
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王蕴、陈迪表示,近年来,以网络购物、互联网+服务、移动支付、线上线下融合等新业态新模式为主要特征的新型消费蓬勃发展。要准确认识培育壮大新型消费的重要意义,把握新型消费的发展趋势,立足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切实促进新型消费加快发展。一是促进供给创新,持续提升新型消费相关产品和服务供给质量。进一步鼓励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推动5G、物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各类信息技术的集成创新应用;鼓励定制、体验、智能、时尚消费等新模式新业态发展,推进商贸物流、新型信息等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和布局优化。二是增强新型消费发展的要素保障。加快数据要素、技术要素市场培育与发展,推动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健全要素市场运行机制;强化财税支持,研究进一步对新型消费领域企业优化税收征管措施;深化政银企合作,拓展新型消费领域投融资渠道,优化与新型消费相关的支付环境及金融服务。三是完善支持新型消费发展的政策和制度体系。加快出台电子商务、共享经济等领域相关配套规章制度,制定分行业分领域管理办法;深化新业态新模式的包容审慎监管,建立健全政策评估制度、常态化政企沟通联系机制;加强支持新型消费发展相关政策宣传解读和经验推广,倡导健康、智慧、便捷、共享的消费理念。四是引导形成新型消费与新型基础设施、传统设施改造投资等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紧抓新型消费发展契机,优先投资布局消费带动更强、乘数效应更大的设施;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健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机制,带动社会资本参与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建设;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
摘编自《学习时报》
(光明网记者 赵宇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