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红色资源、乡村史研究、智慧农业、习近平文化思想、新质生产力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蒋桂芳、王贝贝:运用好红色资源,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焕发新的精神力量】
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蒋桂芳、博士研究生王贝贝指出,赓续红色血脉,必须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用红色资源砥砺品格、铸魂育人,鼓舞斗志、凝聚力量,使其在助推中国式现代化中焕发新的精神力量和时代光芒。一是深入开展专项调查,加强红色资源保护与研究。健全红色资源保护法律法规,明确保护范围、保护主体、保护措施、违规处罚等内容,强化执行力度;深入开展红色资源的挖掘和系统研究,系统梳理和分析历经岁月洗礼的革命故事、镌刻时代记忆的革命文物等红色资源蕴含的丰富内涵与精神特质。二是打造精品展陈、创新媒介方式,生动传播红色文化。依托红色资源加快发展红色文旅文创产业,打造地域专属的红色文化创意园区、红色旅游小镇、红色教育基地、红色研学线路等;灵活运用AR、VR、AI技术等创建红色资源虚拟展览馆、线上体验馆,推动红色资源进驻公众媒体平台,生动阐释红色资源蕴含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家国情怀、革命精神等。三是强化教育功能,赓续红色血脉。把红色资源作为“大思政课”的典型场景,研究确定一批重要标识地;积极推动学校与红色教育基地共建,以实践教学的形式让青少年体验现场教学、主题活动、志愿服务等。
摘编自《光明日报》
【王先明:推动乡村史研究在新征程上实现新发展】
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先明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心任务。这一中心任务为乡村史研究指明了学术方向。一方面,做好乡村史与城市史的融通研究。既往的乡村史研究与城市史研究相对分立、融通不够。面向未来,要加强学术融合、学科对话,深入推进乡村发展与城市变迁融通研究,这既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也是乡村史研究开辟新领域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深化乡村社会建设研究。事实上,从历史学视角系统梳理20世纪以来社会建设的历史进程,深入探讨蕴含其中的乡村社会建设问题,科学而准确地把握这一学术命题的要义,对于今天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特别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同时,突破区域化研究视野的局限。具有区域化取向的乡村史研究使得研究主题更为具体、研究内容更为翔实,在一定意义上深化和细化了相关研究。但也要看到,过度的区域化取向会遮蔽历史学探求总体发展趋向的学术诉求。乡村社会区域发展中的异质性,尽管有着不同的发展特征,但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都是诠释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活样本,应在整体把握中国式现代化中获得时代性进步。
摘编自《人民日报》
【郭剑锋:加大智慧农业投入和推进力度,助推建设农业强国】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智库建设研究部部长、研究员郭剑锋指出,我国智慧农业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强劲,近年来规模屡创新高,应用不断普及。不过,与农业强国的要求相比,我国当前的发展仍存在一定差距,最直接的表现是智能技术普及率仍然较低。因此,需进一步加大投入和推进力度,完善基础条件和机制,科学统筹引导实践,助推我国向农业强国转变。在保障智慧农业长期效益层面,持续引入先进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加强农业物联网及各类终端的建设,健全数据共享机制,筑牢智慧农业创新和应用基础。在提高农业智能技术应用效率层面,推动人工智能与农业融合,要利用好农业的季节性特点,春季重点是做好智能土壤分析和种植规划、精准灌溉和施肥、病虫害智能监控与风险管理;夏季重点是强化无人机和遥感技术应用,监测作物健康状态,对生长情况和潜在病虫害进行预警和干预;秋季重点是通过智能收割设备和机器人,实现作物的精准和高效收获;冬季重点是对一年的农业数据汇总和分析,评估智能技术应用效果。在提升智慧农产品认可度层面,开发专门的产品认证和标签,如“智慧农业认证”,帮助消费者识别相关产品;增加透明度,比如运用区块链技术追踪食品来源,让消费者可以方便了解食品生产全过程;针对特定群体精准营销,通过体验店和农场参观增加消费者体验。
摘编自《经济日报》
【陈铭彬:推动文化传承发展,担当新的文化使命】
广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副院长陈铭彬表示,在新征程上,习近平文化思想成为我国文化繁荣与发展的科学行动指南,为党的第二个百年的文化实践与创造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我们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紧跟新时代发展步伐,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坚持守正创新,扎实推动文化传承发展,在建设文化强国与实现民族复兴进程中担当新的文化使命。一是以文化自信夯实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思想基础。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定位、主要内容和功能效用,以及如何更加有效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重大问题。深刻理解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基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文化基石。要在实践中促使各民族形成紧密交往的共同价值基础,构建中华文明繁荣发展与各民族和谐互助的美好局面。二是以开放包容涵养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文化养分。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对历史的传承,也是对民族精神的弘扬。以文化多样性为目标,积极推广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各民族文化展示与交流提供优质的环境与发展平台,深化对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依托民族传统节日等载体,推动各民族优秀文化更好地传播。三是以守正创新汇聚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精神动力。我们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正确认识文化传承“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关系。守好文化,把握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正确方向。创新文化,以中华民族之历史底蕴为根基,创造各民族话语表达的新思路、新机制、新形式,以更广泛的视野和更深厚的文化理解,实现共同繁荣、共建美好未来。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报》
【刘伟: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创新规律,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国家一级教授刘伟表示,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要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创新规律。一是科技创新不能脱离经济社会发展所提供的可能性和所提出的要求。总体上必须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演进趋势,科技创新本身就是新质生产力及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发展的内生因素,科学研究的偏好应当与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真问题”结合起来才有真正的价值。二是必须遵循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生产力发展内在逻辑。在体制机制上需要“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要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在发展战略上,需要“实现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效联动”,“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开放创新一体设计,实现有效贯通;坚持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一体部署,推动深度融合”。三是需要重视发展中大国特殊性。我们以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既要“补短板”提升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性,守住大国经济健康发展的底线,又要“壮强项”,“在重要科技领域成为全球领跑者,在前沿交叉领域成为开拓者,力争尽早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摘编自《北京日报》
(光明网记者 赵宇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