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6月1日,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科研部联合举办“‘第二个结合’与文化主体性”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的多位专家学者就会议主题展开讨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长(副院长)李毅教授、李文堂教授出席会议。
李毅在专题发言中指出,“第二个结合”具有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三方面的重大哲学意义,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高度契合性。这要从世界观和价值意义上理解,二者作为“魂”和“根”,缺一不可。“第二个结合”立足于对中华文明五大突出特性的深刻概括,体现着其中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的鲜明价值追求,要勇于打破西方文化迷思,巩固文化主体性。要结合实践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真理之光激活中华文明的基因,充实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兼收并蓄人类文明一切有益成果,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
会上,校内外专家学者围绕相关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并形成了多方面的成果和共识。
首先,与会学者就“第二个结合”与文化主体性的关系进行了研讨。学者们指出,正是近代以来马克思主义的传入,激活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激活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生命力与创造力,使中华民族在精神上由被动转化为主动,进而开启了时代的精神创造。“第二个结合”则进一步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实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拓展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从本质上使文化主体性更加巩固。学者们还强调,中华文化主体性的重建和巩固,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特征,党的文化领导权正是巩固文化主体性的根本保障。在推进“第二个结合”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守住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如此才能确保“结合”的正确方向,并在新时代捍卫和巩固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
进而,学者们认为,理解“两个结合”与文化主体性应具有文明与历史的思维。“第二个结合”作为又一次思想解放,具有中华文明史、人类文明史的宏阔视野,为解决古今中西之争、打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根脉、阐明人类文明发展规律提供了理论基础。从长时段中华文明史来看,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经由漫长的历史建构而成,也在近代经历了失落。近代中国遭遇的文明危机,使得重建和巩固文化主体性成为关系中国道路选择的重大命题。“第二个结合”正是对这一历史命题的深刻回应,其立意在于实现强国复兴与精神自主,将新时代的文化发展同中华文明的承续结合起来,将新时代的中国道路与中华五千多年的文明道路一气贯通,既解决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问题,又解决了中国道路的正当性问题,并通过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进一步以中华文明的自我更新塑造新的文化主体性,熔铸了现代中国人的精神生命。
此外,与会专家还关注到了“第二个结合”的实践意义。“第二个结合”的评价标准应体现为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进中国改革发展与现代化进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现实要求。同时,中国漫长历史与深厚文明所蕴含积淀的丰富国家治理传统经验,正是以“第二个结合”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可资利用的宝贵资源。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深刻把握中国的文化国情,深入理解中华文明的发展规律,找准“第二个结合”视域下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切入点,有助于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实现国家治理的与时俱进。另一方面,当今中国大地上涌现的每一个生动实践,也恰恰彰显着“第二个结合”的“正在进行时”,需要我们不断挖掘和阐释其背后的理论内涵。对此,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也应更好担负起学术责任和政治责任,在党的创新理论中做出更大贡献。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