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科技进步、创新联合体、农业现代化、国家科研机构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肖尤丹:塑造与国家实力和科技水平相适应的开放创新格局】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肖尤丹指出,科技进步是世界性、时代性课题,唯有开放合作才是正道。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需要我们更加积极应变求变,围绕加快推动更高水平的科技开放,着力塑造与国家实力地位和科技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开放创新格局。世界发展受益于科技进步,人类命运因科技合作而更加紧密。从利益共享到科技共治进一步扩展我国国际科技合作的基础,有助于推动我国参与全球科技治理的深度和广度。加强大科学装置建设运行的国际化环境建设,让资源和数据开放更便利,不仅能为前沿科学突破和世界科技进步提供支撑,还有助于汇聚顶尖科技人才和资源,推动我国从全球创新网络重要参与者转变为不可或缺的关键贡献者。推动国际科技合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集中各方力量,营造促进国际科技合作的良好氛围,坚持以开放促创新,将开放融入科技治理全过程,健全科技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同时注重开放发展与安全保障的协调,为开放提供制度保障。
摘编自《人民日报》
【霍春辉、何地:加快构建企业主导的创新联合体】
辽宁大学副校长、辽宁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霍春辉,辽宁大学中国(沈阳)数字经济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何地认为,企业主导的创新联合体是实现国家科技发展重大突破、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因此,应立足全球前沿科技竞争新动态和未来产业发展新趋势,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构建企业主导的创新联合体,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关键支撑。一是要加强顶层设计与统筹规划,坚持和加强党中央对科技事业的全面领导,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建立全链条、全方位的政策服务体系。二是要强化各类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完善创新联合体治理机制。三是要推动“多链”深度融合,紧密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链上,增强资金链的催化剂功能,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打造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才队伍,推动各类创新人才融入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四是要打造区域开放创新生态系统,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注重因地制宜和内外联动,将企业主导的创新联合体嵌入国内国际双循环中。
摘编自《光明日报》
【张合成:以绿色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
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党组书记张合成指出,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应在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许可范围内安排生产,使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守住绿水青山成为时代担当。具体而言,要推进发展观念上的绿色变革,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保护优先、节约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资源上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冲动,发展上防止金山银山的诱惑。要推进生产方式上的绿色变革,推进高投入、高产出、高排放、高浪费的传统发展方式转型,坚持节约优先,采取节地、节水、节能的资源配置措施,积极推广减肥、减药、减抗的绿色生产方式,保持产地田园生态优美,产品绿色安全,消费健康节俭,废物循环利用,乡村低碳时尚,农民生活文明。要推进生活方式的绿色变革,因地制宜,细化到每家每户,照顾长久形成的生活习惯,强化农村环境治理的内在自觉和天然优势。实现农业生产、农村建设、乡村生活生态良性循环。
摘编自《学习时报》
【薛姝:国家科研机构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薛姝认为,国家科研机构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前端连接基础研究,后端连接产业创新,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一是国家科研机构覆盖领域广,我国国家科研机构几乎覆盖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主要领域,能够为各个行业的科技创新发展提供有力的科研和技术支撑。二是众多高水平科研人员聚集在国家科研机构中,促进科研机构产生优质科研成果、提供优质科技服务,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良好基础。三是国家科研机构以完成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为重要创新模式,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实施过程中,往往会形成新的产业领域、实现产业升级,为新质生产力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机会。四是国家科研机构具备产业转化优势,与行业内企业关系密切,能够有效缩短从创新成果到商品化产品之间的转化周期,促进产业技术升级,提高企业科技创新及其产品的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加速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五是国家科研机构的人才呈现全链条培养特征,青年人才的科研与国家重大任务、产业发展前沿紧密相关,科技人才与相关行业交流比较深入,具备与产业衔接的优势。
摘编自《科技日报》
(光明网记者徐倩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