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张良、蒋洁蕾(绍兴文理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员)
城市综合性大学作为地方普通本科高校,以所在城市冠名、由当地政府举办、经费主要来源于当地,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和创新也依城市需求而建设发展。随着知识经济的深入发展,城市与城市综合性大学之间的关系越发紧密,形成了一个有机的共生共融系统。
城市综合性大学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城市提供人才、智力、思想、科技、文化、创新等的支撑,还彰显城市荣光、传承城市文化、推动城市发展。同时,城市也为大学发展构筑承载体系、提供互动舞台、锚定发展愿景。大学因城市而兴,城市的吸引力、美誉度与优质的教育资源紧密相关,好学校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城市因大学而盛,大学为城市提供人才、智力、科技、文化等的支撑,是城市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和文化代言人。
大学和城市是利益共同体。城市综合性大学的发展与城市的经济繁荣息息相关,双方是利益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群体。通过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等方式,大学推动城市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从而保障城校共同利益。大学还通过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式,促进城市社会和谐稳定和进步发展。这种相互促进的关系,使得大学与城市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成为利益共同体。
大学和城市是责任共同体。城市和大学在社会发展、文化传承、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承担共同的责任和使命,形成一种紧密的、互相依存的、不可分割的合作关系。双方致力于共同解决社会问题,大学通过科研创新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为大学提供实践平台、问题解决路径和制度保障。
大学和城市是命运共同体。城市与大学之间紧密互动、相互支持、共同发展,形成更深层次的命运共同体关系。这种关系超越了地理位置上的邻近,深入到经济、文化、教育等多个层面,形成了不可分割的整体。这种共同体关系不仅促进了大学和城市的共同发展,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繁荣。城市与城市综合性大学在命运上紧密相连。面对经济全球化和人工智能的挑战,两者需要携手共进,共同应对各种风险和困境。
大学的学科设置领域和门类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要与城市规划的目标如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环境保护等存在对应关系。大学专业开设应为城市规划提供专业人才和技术支持。大学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应紧密结合城市规划的实践需求。大学实践教学环节应与城市规划项目相结合,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平台。大学和城市规划部门应加强学科设置与城市规划的沟通和合作。城市规划部门应向大学提出急需产业和岗位的人才需求,由外而内推动大学学科专业设置与城市发展相适配。大学应主动加强与城市规划部门合作,根据城市产业发展规划,调整和优化学科设置,确保学科链与产业链紧密对接。大学应培养具有跨学科背景和综合素质的人才,以满足城市规划的综合性需求。
大学要通过协同创新和资源共享,实现科研、教育、生产等不同社会分工在功能和资源优势上的协同与集成化。这种融合是技术创新上、中、下游的对接和耦合,旨在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在产学研深度融合过程中,大学提供科研人才、科研成果和教育资源,为城市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市场需求、技术需求和研发资金,推动城市综合性大学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与此同时,大学与企业、科研机构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围绕城市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攻关,促进城市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大学要采取开放办学策略,与政府、企事业单位等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城市与大学应共享教育资源,共建课程体系,共创科研平台或实验室,共谋人才培养和就业服务,共同繁荣文化活动和学术交流,实现城市综合性大学深层次开放办学。在开放办学过程中,进一步深化校城互动,实现城市与大学的共生共融共进。为有效推进开放办学和城校互动,应设立专门的合作办公室或委员会,负责协调合作事务,推动合作项目实施;建立定期沟通和交流机制,如定期召开合作会议、座谈会等,及时了解合作进展和存在的问题,以推动合作项目顺利实施;鼓励师生参与城市建设和社会服务活动,提高社会责任感和参与度。
大学要根据城市的产业发展和就业市场需求,开设与城市主导产业、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以满足城市对各类人才的需求。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开展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在工厂、企业实践过程中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此外,大学应进一步强化就业指导,建立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就业信息,为学生留在城市就业提供高质量指导服务。
大学要通过教学、研究、展览等方式,将城市的历史文脉传递给师生和社会公众,保存和传承历史文脉。要开设相关课程、举办文化活动等,推动传统文化的普及和创新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通过跨学科研究、文化创新项目等方式,推动城市文化的创新发展。要加强实践教学、创新创业教育,激发学生创造力和创新精神。要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学术讲座、艺术展览、文化节等,为城市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提供平台。要推动城市文化的国际传播和交流,助力塑造独特的城市文化形象,如推动校园文化、建筑风格等成为城市的标志和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