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发展新质生产力”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新质生产力理论是关于生产力认识的中国话语和中国理论
新质生产力理论将我国在崛起过程中积累的成功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理论学说,揭示出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赶超的一般规律。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周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研究中心许凌云在《北京日报》撰文指出,新质生产力理论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视为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必由之路,主张以原创性、颠覆性技术的突破实现生产力的跃升,通过解放发展生产力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最终实现赶超。新质生产力理论展示出一条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以产业升级构筑竞争新优势的赶超之路。在新质生产力理论的框架下,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载体。遵循这一理论脉络,发展中国家要想实现对发达国家的赶超,就不能被动地接受国际分工,而应该主动以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推进产业升级,依靠产业的赶超实现经济的赶超。详情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精准定位路径、实施靶向策略
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邓曲恒在《经济日报》撰文指出,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抢抓机遇、找准路径、靶向施策。一是要加快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推动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促进区域产业协同发展。促进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不仅能够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而且有助于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中赢得主动。二是要实现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这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客观要求,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推动人才资源优化配置,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推动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顺畅流动,充分发挥市场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不断提升要素供需匹配效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三是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通过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逐步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让各类先进优质创新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详情
完善适应地方特色、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
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坚持系统观念,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体制机制。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尹俊在《光明日报》撰文指出,要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核心动力。一方面科学制定战略规划,以新型举国体制凝聚全社会创新资源;另一方面,加强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的产学研合作,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促进更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优化生产要素配置的体制机制,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基础条件。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促进要素的自由流动;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引导生产要素向更具发展潜力的新质生产力领域集聚,并加强要素市场监管,防止市场失灵和系统性风险的发生。健全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根本支撑。加大对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强环保、安全等制度约束,完善推动战略性产业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引导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加强新领域新赛道的制度供给,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详情
耐心资本通过强化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耐心资本作为秉持价值投资理念的长期战略性投资资本,正在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力量。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黄国平在《中国社会科学报》撰文指出,耐心资本通过跨周期长期投资,提供规避、防范和化解创新风险的手段和渠道,能够增强对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近年来,我国风险投资和耐心资本市场快速发展,为技术创新和高科技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持,但仍需要在发展战略、政策制度和监管治理上不断改进,释放耐心资本发展潜能。宏观调控发展层面,要立足金融强国战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监管架构体系,加快监管体系建设与人才培养,培养具备广博的经济、金融和社会知识,又兼有较高科技素养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经济社会治理层面,要持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强化政策制度协同,在政策和制度上保证耐心资本投资的进出自由,营造长期稳定环境。微观运营管理层面,要加强金融科技赋能,帮助耐心资本更好服务于“数智化”时代的科技创新,促进金融科技发展,为耐心资本甄选目标企业、参与创新治理、优化投资策略提供更加精准化、多元化的工具手段,促进金融资源向科技型企业集聚。详情
(光明网记者徐倩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