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自然遗产传承保护、新质生产力、农业绿色发展、创新人才培养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柯水发:系统构建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体系】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柯水发指出,自然遗产留存有自然演化的历史信息,也承载着人类的精神文化价值,维系着生态系统平衡,关系着地球生态安全。为了促进自然遗产有效保护并传承利用,建立一个全面有效的保护传承利用体系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首先,促进自然遗产的有效保护。在严格遵循国际公约和充分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尽快出台自然遗产保护法或相关条例,完善相配套的政策保障体系,出台一系列鼓励和支持自然遗产保护的政策措施,明确自然遗产的保护责任和合法权益。其次,加强自然遗产的代际传承。全面摸清自然遗产可传承家底,根据国际标准和国内法规,系统建立自然遗产名录和资源本底数据库,对自然遗产进行全面系统和标准化的记录、监测和评估;注意确保保护管理机构的稳定性,提升机构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和保护管理素养,实现自然遗产保护管理队伍的有序传承;探索创建自然遗产学科,系统开展自然遗产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培养自然遗产学科人才。最后,推动自然遗产的合理利用。适度发挥遗产地的自然遗产资源优势,培育绿色生产力,积极推动遗产地产业的绿色转型,构建自然遗产地保护投入体系和保护补偿转移支付机制,促进自然遗产地的自我持续发展能力;尊重地方的传统资源使用权和发展权,通过资源共管、协同保护、特许经营、生态补偿等渠道让周边社区受益,使遗产地所在区域及周边社区群众公平地获得可持续发展机会;让公众有机会多渠道参与自然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工作,促进自然遗产融入现代社会生活,探索公众易于接受、便于融入、乐于参与的保护传承利用路径和方法。
摘编自《光明日报》
【林志友:以产业为载体,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林志友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抓住产业这一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载体,进一步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发展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新质生产力。一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要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支持企业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同时,强化环保、安全等制度约束,促进技术改造、消费提质和循环畅通。二是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高地。要完善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战略性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治理体系,着力提升产业基础能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生态化发展,引导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三是把握未来产业发展主动权。紧紧围绕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健康等领域谋划布局,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大力发展人工智能、类脑智能、原子级制造、生物制造、氢能、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
摘编自《人民日报》
【金书秦:多点发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走深走实”】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金书秦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农村生态环境持续好转,农业绿色发展进展明显。尽管取得显著成效,但当前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绿色基底还不够牢固,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采取有力措施,把农业绿色发展不断推向深入。一是尊重农业绿色发展规律。农业绿色发展包括“去污、提质、增效”3个方面,去污就是实现生产生活过程的清洁化,提质就是实现生产绿色化和产品优质化,增效就是逐步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提升乡村多元价值。二是创新市场化手段机制。挖掘农业农村多元价值,通过生态补偿,发展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延伸农业产业链等手段,将红利变成农业产值和农民收入,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三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投入保障力度,继续加强对“三农”的支持力度,更加体现绿色导向;综合应用补贴、试点示范、工程项目等手段,引导农业全面绿色转型;探索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与化肥农药减量、秸秆综合利用、农膜和农药包装回收等行为挂钩;持续强化政策保障,以钉钉子精神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四是提升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水平。投入品管理要更加注重科学、精准管理,实现从减总量向优结构转变;废弃物利用方面要更加注重高效、清洁利用,避免出现二次污染或次生问题;推行绿色技术发展复合种养促进农业经营主体内部自循环,以培育专业化服务组织为重点畅通种养产业间循环,通过延长农业副产品利用链条等实现社会生态的良性循环。
摘编自《经济日报》
【汪寿阳、胡毅: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席教授汪寿阳、中国科学院大学现代产业学院院长胡毅指出,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需要坚实的人才支撑。要充分发挥高校基础研究主力军、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作用,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为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作出教育贡献。国家层面,要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强基计划”和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持续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改革,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高校层面,切实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政策,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因地制宜开展人才培养,对于超常布局的急需学科专业,需要积极配合研究具体落实的路径,切实提高学生培养水平和质量;做好跟踪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动态调整学科专业、课程体系、培养方案等;加强青年人才培养,在政策资源配置上予以长期支持,鼓励青年人才开展高水平自由探索;加大高校引才力度,结合新形势加强人才国际交流,千方百计引进能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所用的顶尖人才。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
(光明网记者 赵宇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