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王继源(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综合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战略实施8年多来,实现了发展理念、发展环境、发展方式、发展格局、发展机制之变,初步探索了高质量发展、高水平保护良性互动、协同共进的路子。当前,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处于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新征程上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站在中华文明永续发展的历史高度,把区域发展契合到国家发展全局之中,谋长远之势、行长久之策、建久安之基。在更高历史起点上推动生态环境治标向治本、绿色发展起势向成势、区域协调共治向共享、长江文化保护向繁荣、安全发展应对向稳固跃升。
推动生态环境由治标向治本跃升
长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永续发展的命脉所系,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在高水平保护上下更大功夫,破解“末端截污”到“前端控污”的源头治理瓶颈,“点源污染”到“面源污染”的综合治理瓶颈,“干流水清”到“江湖和谐”系统治理瓶颈,“财政投入”到“社会投入”的多元治理瓶颈,打好生态环境巩固提升持久战。
深入推进环境污染综合治理。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逐步化解存量、有效遏制增量,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巩固好长江干流优良水质,推动水环境治理范围向重要支流和湖泊拓展、治理重点向特征污染物延伸,建立污染治理长效机制。因地制宜补齐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短板,逐步推动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注重土壤、地下水污染治理,逐步破解重金属超标问题,久久为功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稳步提升重要生态系统功能。长江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基因宝库和生态安全屏障。要科学处理上游江库、中游江湖、下游江海关系,坚持流域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破除“局部点穴”、“各扫门前雪”的治理旧习,消除“按下葫芦浮起瓢”的治理盲区。以三峡、丹江口水库等水源区为重点,开展水源涵养和库滨带系统治理,加强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建设,保障重要河湖基本生态流量,增强生态系统循环能力、维护生态平衡。要把生物多样性恢复作为检验长江生态环境治理成效的根本标准,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全面保护水生生物、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和生物遗传资源。
推动绿色发展由起势向成势跃升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要进一步做好生态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这篇大文章,把产业绿色转型作为重中之重,推动科技创新跨越式发展,促进产业绿色化、绿色产业化、发展协同化,把长江经济带的科研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持续提升经济发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
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长江经济是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两院院士和科技人员、国家级科创中心集中区域,是我国最具创新活力的区域之一。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长江经济带布局,依托上海、合肥、武汉、成渝等创新中心,G60科创走廊、沿沪宁产业创新带等构建沿江创新网络。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高端芯片、操作系统、新材料、重大装备等领域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前沿领域加快突破。
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加快沿江钢铁、化工、纺织等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化改造,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等领域形成若干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产业集群,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优化区域制造业布局,提升产业配套效能,推动沿江产业多元化布局、多极点支撑,形成接续联动、整体提升的发展雁阵。超前布局6G、量子科技、生命科学、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
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促进生态保护地区与生态受益地区共同做大“绿色蛋糕”,促进生态财富充分转化为经济财富。探索发展湖区经济,巩固水源补给、观光休闲、生态涵养等传统功能,积极植入创新动能。扩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范围和领域,建立统一的生态产品目录清单、评价机制,着力破解难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等“四难”问题。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推动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推动区域协调从共治向共享跃升
长江经济带最有条件联通和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使沿海与内陆地区的基础设施连接起来、产业互动起来、市场统一起来。要促进上中下游协同发展、东中西部互动合作,引导人口和经济要素向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强的地区集聚,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重要纽带和战略支撑。
坚持“区域发展一盘棋”。长江经济带既有发展水平最高的长三角地区,又有发展潜力巨大的中上游广阔腹地,要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表率,率先实现现代化,并辐射带动其他地区加快发展。沿江省市要省际共商、生态共治、全域共建、发展共享,增强区域交通互联性、政策统一性、规则一致性、执行协同性,稳步推进生态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建设,加强跨区域公共服务衔接和共享,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优化沿江空间布局,依托沿江高铁的串联作用,在打造上海大都市圈、武鄂黄黄都市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重要支点的基础上,着力促进合宁都市圈合作共建、联动发展,形成四极辐射格局,促进上中下游差异化发展。
促进区域重大战略融合联动。长三角地区要增强对长江经济带的龙头带动作用,依托上海五个中心建设,进一步发挥创新策源、产业引领、交通枢纽、开放门户功能,推动经济由沿海向沿江和内陆梯度发展。要加强长江经济带和黄河流域的绿色联动,共同加强三江源保护,围绕大江大河大湖治理,推动在污染治理、水资源节约保护、流域协同管理等方面加强合作交流,相互推广借鉴好经验做法。选择苏浙皖、皖赣鄂、湘鄂渝黔、川渝黔等对区域融合起到重要联通纽带作用的省际交界地区,积极复制推广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成果经验,促进共建共享。
从整体上谋划和建设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加快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加强交通网络的相互联通和“公水铁”等运输方式的相互衔接,打破设施衔接的断点、数据互通的难点、标准统一的卡点、市场经营的痛点,提升区域交通一体化水平。实现“骨骼”更强壮、“血脉”更畅通,大力发展长江中下游港口至上海洋山港、宁波舟山港江海直达运输,积极谋划推进三峡水运新通道,开展湘桂运河、浙赣粤运河前期研究谋划,串联长江、珠江水系。增强长江黄金水道、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的互通效应,促进交通与水利、能源、算力等各类基础设施融合发展。发展与平台经济、低空经济、无人驾驶等结合的物流新模式。
推动长江文化从保护向繁荣跃升
长江文化多样性、包容性、创造性强,承载了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熔铸了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要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推动长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保护传承长江历史文化。长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要加大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传承好中华文化基因,守护好中华历史文脉。研究制定长江文化图谱,深入发掘长江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出更多体现新时代长江文化的文艺精品,积极讲好长江故事,展示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
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推动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持续拓展乡村、城市、夜晚、数字、国际消费空间,创新文旅消费场景。推进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建设,大力培育体现长江文化的优质旅游产品和精品线路。纵深推进“文化+”“旅游+”,推动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深度融合产城景、交文旅、农文旅等资源,丰富相关产业文化内涵,提高发展能级。
推动长江文化融入城乡建设。将长江历史文化、山水文化与城乡发展建设有机融合,建设一批具有自然山水特色和历史人文内涵的滨江城市、小城镇和美丽乡村。开展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实施文旅产业赋能城市更新行动,综合开展城市山水风貌构建、山水文化名片打造、山体生态和自然脉络保护修复等,提升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的文化品位和整体形象。
推动安全发展从应对向稳固跃升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是新征程上顺应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必然要求。长江经济带事关全国发展大局,要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能源安全、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水安全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促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以一域之稳服务全局之安。
守好“天下粮仓”。长江流域是我国鱼米之乡,要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强化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严守耕地保护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突破耕地等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限制。推进新一轮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不断巩固粮食主产区地位,推进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和社会化服务。建设必要的粮食物流关键节点和粮食仓储设施。
保障能源资源安全。长江流域的风能、太阳能、生物能、地热能等十分丰富。要坚持先立后破,增强煤炭等化石能源兜底保障能力,注重水电等优势传统能源与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的多能互补、深度融合,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推进电力外送通道建设,增强跨区域能源互济共保。提升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
建设安澜长江。近些年各类水旱灾害事件频繁出现。要把握长江水情变化,从流域整体着眼,坚持旱涝同防同治,优化流域防洪减灾体系布局,加快推进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和重要蓄滞洪区建设,有效消除病险水库水闸、中小河流暴雨洪水、山洪灾害等突出风险点,实施重大调水工程,加强中小型水库和应急备用水源地建设,强化流域水工程统一联合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