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公民道德建设、内外贸一体化、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效能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龙静云: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引领公民道德建设】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龙静云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路径之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对公民道德建设的引领性是在社会实践中展开的,遵循一定的实践逻辑。首先,社会主义文化理想引领公民道德理想的进步。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真正有前途、有力量的民族,必然是有着辉煌的文化作为精神支柱的民族。其次,公民文明素质的提升助推公民道德素质的提升。要以提升公民的文明素质为重点,有效运用优秀的传统道德和革命道德资源,引导公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再次,文化创建和文化实践活动带动公民道德实践的开展。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着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在文化强国建设中把文明创建工程和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有机衔接起来。同时,我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影响公民道德人格的形成,正是这些独特品格和人格基因,使得中国文化能够在人类文化史和文明史上熠熠生辉。
摘编自《光明日报》
【周密:内外贸一体化推进助力企业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顺畅切换】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周密认为,中国既是经济大国又是贸易大国,无论外贸还是内贸都有着自身特点。国际贸易持续快速发展为经济稳定、产业升级和国际竞争优势的确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国内贸易在促进跨区域资源流动成本显著降低、推进市场秩序和市场建设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加快推进内外贸一体化,有望继续增加中国市场环境和各项政策的透明度,形成双向促进。内外贸一体化推进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既需要做好国内外标准和认证的对接,以高标准要求促进市场竞争提高质量,为内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降低技术门槛;加大力度推动内外贸市场对接,使得外贸优品拓内销活动常态化、电商化,鼓励内贸企业以跨境电商和市场采购贸易等方式开拓国际市场,促进国内国际市场加速接轨,也需要把培育内外贸一体化企业作为重要抓手,支持核心企业带动上下游协同开拓国内国际市场,促进传统优势领域通过内外贸一体化实现高质量发展,通过知识产权保护和贸易协定提升创新优势领域的企业竞争力,以内外贸一体化弥补经济产业发展短板。
摘编自《经济日报》
【郭丽岩:持续巩固提升全国市场统一性是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郭丽岩指出,持续巩固和提升全国市场统一性、促进市场由大到强转变、持续释放内需潜能,是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经济安全的战略选择和必由之路。具体措施而言,一是要推动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市场监管公平统一和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强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完善统一监管规则,提升市场综合监管能力和水平。二是要完善要素市场制度和规则,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建设统一高效的要素市场体系,一方面扩大增量优质供给,促进生产要素尤其是新型生产要素加快向新质生产力形成的领域汇聚;另一方面盘活存量供给,推动其从低质低效领域向优质高效领域流动,强化各类要素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功能。三是要完善流通体制,打好“软硬”组合拳,健全一体衔接的流通规则和标准,提升治理水平,深化能源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能源市场体系建设,稳妥推进不同行业网运分开。四是要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完善促进投资体制机制,增强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持续畅通稳就业、促收入、扩消费之间的促进机制,改善消费环境,解除消费后顾之忧。
摘编自《学习时报》
【贾永飞:着力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智库中心研究员贾永飞指出,当前我国科技创新组织化协同化程度还不高,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还不够,科技成果转化率、创新生态开放程度仍有一定提升空间。进入新发展阶段,面临新的发展形势,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应从四个方面发力:一是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强化党和国家对重大科技创新的领导作用,加强重大科技问题的战略规划、顶层设计、系统部署,重点把握科学研究的战略性、规律性、方向性、全局性。二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增强原始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坚持目标导向与自由探索相结合,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建立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深度融合机制,畅通科技成果转化的通道,实现创新链和产业链的精准对接。三是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建立与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相匹配的学科体系,建立学科与产业良性互动、有机协同的深度融合发展机制,建立与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相匹配的专业体系。四是完善科技对外开放机制,用好全球创新资源,加强国际化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科技安全及风险防范意识,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进科技创新,营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摘编自《科技日报》
(光明网记者徐倩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