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孙泊、胡毅(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南通大学基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按下了加速键。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上再次重申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性,指明了“到二〇三五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方向,提出了“要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作出了“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部署,这些新论述为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方向。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摆在首要位置。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的普适现代化不同,立足的是中国的实际国情,面向的是人民群众,是全面的、系统的、协调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正因为“新”,所以党和人民对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有了新要求、新期盼。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而实现高质量发展又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三者在逻辑上内在统一、层层递进。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不仅是一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要求我们在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向的同时,更加注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加注重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更加注重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方面要深化市场体制改革,完善市场规则,加强市场监管;另一方面要优化经济布局,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确保在关键领域站得住脚。这样高质量发展这一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任务才有了新的活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才有了更好的体制机制支撑与保障。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重申“两个毫不动摇”的突出地位,赋予它更深层次的涵义。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的基本方略。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只有把公有制经济巩固好、发展好,同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有机统一起来,才能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和优势,继续创造经济快速发展的奇迹。一方面,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核心目标是要做强做优做大,提高自身竞争力,最大程度适应市场变化趋势。另一方面,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会议指出要营造适合非公有制经济平稳发展的良好环境,打破市场壁垒,共享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这有利于繁荣城乡经济、增加财政收入,有利于扩大社会就业、改善人民生活,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新时代新征程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既“放得活”又“管得住”,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保各种所有制经济能够依法平等地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地参与市场竞争,并同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最终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形成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格局。开放的中国是世界繁荣的重要引擎。历史无数次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而进入新时代,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又成为改革开放的关键一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空间”。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于推动形成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意义重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中央更加重视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达到了历史新高度。虽然面对着经济逆全球化抬头、国外贸易壁垒高筑等不利局面,中国依旧主动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并且取得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显著成就。作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核心组成部分,中国一边在开放中探索创新突破,革新制度,一边营造适宜改革的良好氛围,净化环境,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深度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改革进程,积极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同时建立健全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合规机制,在绿色发展、数字经济、人工智能、能源等领域加强国际合作,涌现出“一带一路”倡议、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一大批高质量国际性合作平台。这一关键举措不仅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同时也为全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欠发达国家甚至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现更高水平的现代化提供了全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