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刘艳萍(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诚信历来是中华民族重视、遵守和推崇的核心道德思想。老子云:“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我们需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精神内核和时代价值,积极弘扬诚信文化,健全诚信建设长效机制。
把握好传统诚信文化的精神内核
深入挖掘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关诚信文化的价值理念,对推动传统诚信思想的现代转化具有重要意义。诚信文化源远流长,并不断影响着中国人内在的道德伦理认知和外在行为方式。许慎在《说文》中解释说:“诚,信也。从言,成声。”又说:“信,诚也。从人,从言。会意。”齐国名相管仲最早将“诚”与“信”连用,管仲曰:“诚信者,天下之结也。”“中情信诚则名誉美矣。”
诚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塑造起着重要作用。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先秦思想家还是后来的诸多思想大家,都把诚信摆在很高的位置。比如,道家主张以真为善的理想人格。墨家认为“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犹合符节也,无言而不行也”。法家提出契约式诚信,商鞅“立木建信”就是树立制度本身的诚信。儒家对“诚信”思想内涵的阐述,对后世产生了深刻影响,儒家思想将诚信视为自然法则、人伦之理和社会规范。孔子认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民无信不立”,并认为,“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提出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孟子将“诚”视为天道,内在于人性,提出“君子行忠信,可以保一国”的主张。董仲舒将仁、义、礼、智、信视为与天地长久的经常法则。宋明理学家将“诚信”视为“天之道”“圣人之本”,明清时期的哲学家、思想家王夫之将“诚”视为人格精神建构的核心,他认为,只有人之主体不断地体认“诚”,才能达到真善美统一的人格境界。梳理中华民族诚信文化的历史,传统诚信文化的精神内核主要体现为道德层面的以诚为本、以信为先、无信不立。儒家思想认为诚信是个人修养的终极目标和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正所谓“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人们从事各行各业的基本规范是诚信,宋代的周敦颐言:“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吕氏春秋·贵信》中写道:“凡人主必信。信而又信,谁人不亲?”强调的是为政守诚之道。总之,在中国古代社会,诚信早已被视作做人的根本和社会交往的基础。无论是个人修身、立业、齐家,还是执政者立政、治国、平天下,都需要坚守诚信之道。
在守正创新中传承传统诚信文化
诚信是一种重要的价值理念,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从传统诚信文化生成的机理来看,传统诚信文化产生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方式下的传统农业社会,更多是在以血缘关系和地缘范围为主的熟人社会中发挥作用;传统诚信侧重于加强个人主观方面的德行修养和维护自我尊严以及成就自身的道德人格,强调慎独和克己的自律性;在为政守诚方面,传统的诚信文化在人治社会中更多表现为一种紧密的人身依附关系。现代社会,传统诚信文化所依托的封建社会结构已经解体,基于传统社会结构的文化生态也发生了很大改变。中国式现代化赋予诚信文化以新的时代力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创历史伟业的进程中,我们形成和发展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熔铸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这为建设新时代的诚信文化提供了最直接的文化滋养。立足“大历史观”,我们要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因此,新时代弘扬诚信文化,不是简单地延续传统诚信文化,而是要在传承传统诚信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赋予传统诚信文化新的生机活力。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诚信建设,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持续推进。2022年,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意见》,强调了信用体系对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在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的今天,我们一定要坚持守正创新,按照新的时代特点和要求,对传统诚信文化的核心精神加以传承,让优秀的传统诚信文化在培育公民诚信观、推进强国建设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同时,要坚持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守正创新中形成有中国风格和时代特色的诚信文化,使诚信文化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相适应相协调。此外,我们要以更加博大的胸怀,更加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在诚信文化建设方面,加快构建中国话语体系和中国叙事体系。诚信不仅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石,也是国家友好交往的前提。新时代诚信文化建设不仅关乎美好生活,也是国之大者。因此,我们要依托我国诚信文化建设的生动实践,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碰撞和融合中全面阐释和推介中华民族的诚信文化,实现诚信文化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专项“基于学生获得感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立体化教学体系构建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2VSZ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