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新型世界经济、城乡融合发展、陆海协同发展、数字技术创新体系、冰雪经济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徐秀军:新型世界经济为破解治理赤字提供重要指引】
中国社科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中外比较研究部主任徐秀军表示,为了给建设新型世界经济提供有力保障,中方提出聚焦经济、金融、贸易、数字和生态等重点领域完善全球治理,推动构建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为更好凝聚各方共识、汇聚发展合力、破解治理赤字提供了重要指引。其一,在全球经济治理上,当前,重在落实二十国集团全面增长战略,建立强劲、可持续、平衡和包容增长框架,推动在发展中国家债务、追逃追赃国际合作等领域取得积极进展。其二,在全球金融治理上,目前,要有序开展世界银行股权审议,推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占比调整,进一步增加发展中国家话语权和代表性;防止本国尤其是主要发达国家货币政策调整产生负面外溢效应;加快落实《二十国集团可持续金融路线图》。其三,在全球贸易治理上,从当前的情况来看,需要继续推进世界贸易组织改革,推动争端解决机制尽快恢复正常运转,早日结束电子商务协定谈判,探索制定面向未来的新规则;旗帜鲜明地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避免经济问题政治化、人为割裂全球市场。其四,在全球数字治理上,要加强云计算、大数据、电子商务、平台经济等领域信息交流与经验分享;加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确保人工智能等技术真正造福全人类;推动制定数字领域国际规则,不断提升发展中国家数字经济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其五,在全球生态治理上,当前,重在全面有效落实《巴黎协定》和《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为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必要的资金、技术、能力建设支持;加快世界经济绿色低碳转型,深化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矿产、绿色交通等领域国际合作。
摘编自《光明日报》
【袁红英:以改革促发展,加快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山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袁红英表示,当前,我国正处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既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必然选择,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一方面,坚持系统集成,协同推进城乡各领域改革联动。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将城市和乡村发展一体设计、一并推进,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等战略部署,从城乡规划、建设、治理等多个维度通盘谋划,推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更加注重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公共服务均等化等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协同联动。另一方面,优化要素配置,打通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通道。“人”的方面,进一步放宽放开落户限制,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配套政策体系,鼓励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地”的方面,继续深化“三块地”改革,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合法土地权益;“钱”的方面,继续把农业农村作为一般公共预算优先保障领域,加大金融对农业农村的支持力度,引导和鼓励工商资本投入乡村建设、生态治理等领域。同时,强化县域单元,加强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将县域作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单元,发挥县城连接城市、服务乡村作用,推进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县域统筹;以规划一体化促进县域城乡空间融合,优化完善县域城镇开发、村落分布、生态保护等空间布局,推动形成城乡互补互利互融、共建共享共荣的发展共同体。
摘编自《学习时报》
【韩立民:系统推进陆海协同可持续发展】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韩立民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发展,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两大空间,陆地和海洋之间的依存关系日益密切。推进陆海协同可持续发展,旨在促进陆地与海洋在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协调互动,实现陆海资源的优势互补。推进陆海协同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应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在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层面,制定和完善支持陆海协同发展的政策措施,明确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加大财政、金融、税收等支持力度,推动陆海经济融合发展。二是在优化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层面,大力发展海洋新兴产业和临港产业,培育海洋经济新的增长点;加强内陆地区与海洋产业的联动发展,构建产业链条互补和协同发展的格局。三是在加强陆海基础设施建设层面,加快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升陆海通道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强港口、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方式的衔接与配合,打造高效便捷的“海陆空”立体化物流体系。四是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层面,加强陆海污染协同防治和生态修复,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和绿色产业体系;加强海洋环境监测和预警体系建设,提高生态环境治理能力。五是在增强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层面,加大海洋科技创新投入,加强海洋科技研发机构和平台建设,推动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提升海洋产业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摘编自《经济日报》
【石敏杰:系统布局,加速完善数字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石敏杰指出,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规模持续壮大,数字经济发展进入科技创新引领发展的新阶段,但仍存在数字头部企业原始创新能力较弱等问题,亟待系统布局推进数字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抢占数字前沿技术制高点。加速完善我国数字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需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具体而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一是强化数字科技领军企业主体地位,协同开展前沿和关键技术攻关。坚持软硬协同和体系化布局,以技术和产品商业化为目标导向,加强存内计算、类脑神经计算等新型计算架构,以及后摩尔时代芯片技术等前沿和关键技术攻关。二是加强数字共性技术研发和应用,提升成果应用转化效率。围绕人工智能、云服务、高性能计算等数字技术重点创新链,梳理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工具、数据库等关键领域的数字共性技术;集聚目前行业头部企业、科研院所,打造若干能够承担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的新型数字技术创新中心。三是营造全球化数字技术开源开放生态,构建国产数字技术“护城河”。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建设国家级高质量数据集,完善政府数据向数字技术企业开放的机制,推动我国各类经典著作版权开放、各大互联网平台优质内容互通,营造开放融合的良好环境。四是加强数字技术高端人才培养,夯实数字技术长期发展基础。一方面,将软件思维融入我国教育体系,将软件技术与传统工业技术教育相融合,提升信息技术课程在整体教育课程中的比例;另一方面,鼓励中小学、高校、科研院所在教学、科研、论文、项目等方面采用国产基础软件工具,开设国产软件课程,培养用户使用国产软件的习惯,培育国产软件人才。
摘编自《科技日报》
【朱永国、郑歌德:统筹推进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
首都体育学院冰雪运动学院朱永国、郑歌德认为,冰雪经济与多种经济形式呈现协同竞合、共赢发展的关系,不仅能为相关产业带来新的增长点,而且与体育经济相辅相成,与旅游经济紧密相连。因此,应统筹推进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宏观层面,要推动冰雪经济产业链条、冰雪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进一步完善。打造更加完整的冰雪经济产业链条,建设有国际影响力的北方冰雪经济引领区和冰雪经济集聚区,加强冰雪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推进冰雪装备器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冰雪主题高品质旅游景区、度假区;加强冰雪场地设施建设和提升配套服务水平,鼓励利用公共用地建设冰雪场地,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冰雪装备高铁便利化运载服务。中观层面,要培育壮大冰雪经济经营主体,冰雪经济对外合作需进一步加强,扩大冰雪消费。打造知名品牌和龙头企业,鼓励地方打造冰雪场景和产业集群,支持大型企业集团布局全球发展,培育世界知名冰雪品牌;丰富冰雪消费产品,引导地方创新冰雪消费模式,推出联票、季卡等多样化产品,组织开展冰雪消费季活动;搭建高水平国际冰雪交流合作平台。微观层面,要进一步支持冰雪经济要素和服务保障。加强冰雪人才队伍建设,依托高等院校设立冰雪运动学院,支持开设相关专业,加强职业培训和学历教育;加强冰雪经济统计口径研究,开展常态化监测,加强数据统计分析。
摘编自《北京日报》
(光明网记者 赵宇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