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思政引领、科技创新体系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欧阳淞:毫不动摇坚持实事求是,走稳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原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欧阳淞表示,实践已经并将继续证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最大先进性、最大现实性、最大包容性。归根结底,具有最大实事求是性。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内涵体现着实事求是的伟大精神。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从五个方面作出深刻阐释,“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是从中国实际出发,经过不断探索得出的真理性认识,是实事求是的思想结晶。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历程贯穿着实事求是这条红线。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正确道路,到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确定和改革开放道路的开辟,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两步走”战略安排,领导党和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百余年的光辉历程启示我们:“我们过去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靠实事求是。今天,我们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还是要靠实事求是。”因此,要继续走稳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实事求是。正是因为我们党有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思想路线,我们才会有中国式现代化足以令人自豪的昨天和今天,也才会有中国式现代化更加光明的明天。
摘编自《人民日报》
【钟君:让科技为文化赋能、文化为科技铸魂】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钟君认为,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做好二者的“融合题”,不仅将推动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还将开辟文化产业新赛道,有效提升人民生活品质,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文化和科技相互奔赴、相互促进,一方面有利于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文化为科技提供价值引领、创新资源和审美体验,科技促进文化形成新的表现形式、传播方式和产业形态。另一方面有利于更好地开辟未来产业发展新赛道。每当科技创新取得新的重大突破并运用到文化领域,就会驱动文化的创新发展,二者彼此融合、双向奔赴将催生新的文化业态,延伸文化产业链,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从而更加深刻地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明更新。此外,推动文化和科技融合,将赋予传统文化艺术新的创作内容、新的表现形式、新的体验与感受,有利于弥合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鸿沟”,有利于推动文化消费升级,为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提供支撑。总之,文化和科技融合不仅是为文化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也不仅是为科技发展注入文化元素,二者融合不是简单的“物理反应”,而是深刻的“化学融合”。在新的起点上,走好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之路,既要充分发挥科技对文化建设的支撑作用,又要发挥文化对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还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让科技为文化赋能、文化为科技铸魂,确保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摘编自《经济日报》
【骆郁廷:塑造强大思政引领力,培养造就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武汉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院院长骆郁廷指出,新征程上塑造强大思政引领力,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培养造就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大意义。塑造强大思政引领力,方向明确、路线清晰是前提:一方面,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另一方面,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导向,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新期待,持续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进程中,锻造强大思政引领力;同时坚持现代化发展的目标旨向,更好坚持教育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把教育强国建设置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时代背景下统筹推进,不断开辟中国式现代化新前景。在此基础上,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夯实教育、科技、人才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是以建设教育强国推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也是锻造强大思政引领力的题中之义,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引导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有理想是新时代青年的立身之本,敢担当是新时代青年的鲜明特质,能吃苦是新时代青年的成长之源,肯奋斗是新时代青年的成功之要,着力培育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
摘编自《光明日报》
【李婷玉:紧抓关键环节,提升科技创新体系竞争力】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领导科学教研部副教授李婷玉认为,纵观人类发展历程,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新形势下,科技创新活动不断突破地域、组织、技术的界限,演化为创新体系的竞争。但在宏观、中观、微观层面,依然存在一些因素制约科技创新体系竞争力提升。在宏观层面,需警惕两个误区:一是急功近利,迫切想实现“弯道超车”。二是过度焦虑,被动应战。要以问题为导向,平衡国家急迫需求和长远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关键领域,不断开辟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避免自乱阵脚,避免丧失战略主动权。这也是科技创新体系化能力的重要维度。在中观层面,当前,科研经费、项目、基地、设施、人才、数据等创新资源存在协同规划不够、相互衔接不足等问题,尚未形成科技创新资源一体化高效配置格局。新形势下,必须做好“三个分工”和“一个加强”,即政府和市场的分工、中央各部门之间的功能性分工、中央和地方的分工以及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还应看到,多层次科技创新体系的功能存在一定的交叉重叠。有必要弘扬合作、协商、参与的现代理念,实现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参与各方长期共赢。在微观层面,近年来,科研人员在项目申报、过程管理和结果评价上花费的精力越来越多,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浮躁的科研氛围。新形势下,要真正建立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提升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改革力度和效果。
摘编自《解放日报》
(光明网记者 刘梦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