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科技创新体系化、高质量供给、人工智能赋能文化传播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杨典: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构建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杨典认为,近代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发展并率先实现现代化。一些西方学者宣扬资本主义文明是普世的文明形态,一些人也因此形成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错觉。这些观点,并不符合人类文明发展演进规律。应当看到,西方社会学概念和理论的产生有其特定历史文化情境。随着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资本主义文明的固有矛盾不断暴露,西方社会学知识体系也面临解释力的危机,需要在交流互鉴中不断拓展学术视野。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中华文明土壤中生长和壮大起来的,是在深厚历史积淀上开辟和发展起来的。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出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制度安排、发展轨道等,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作出了重大创新。在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构建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充分吸收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知识体系脉络,探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社会发展规律,将为建设文化强国、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作出社会学贡献。构建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要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拓展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在形成中国特色并增强主体性的同时,进一步推动不同文明互学互鉴。
摘编自《人民日报》
【李锋:把握融合发展新生态,全面提升科技创新体系化能力】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部长、研究员李锋指出,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融合以及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发展,科学研究范式正发生深刻变革,新知识产生于应用情景的情况越来越多,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交叉的情况越来越多,既寻求拓展知识又针对具体目标的应用基础研究越来越多。同时,科技创新的高竞争性与高研发成本等趋势不断增强,全球技术创新越发呈现出多点迸发、相互渗透、交叉融合的新特征,研发活动呈现出非线性、系统性和网络化等新特点,科技创新由过去单一学科、单一组织、单一部门为研发主体的分散封闭低效运作模式,演变为多学科、多部门共同参与和合作研发的协同创新模式。这在客观上要求我国必须打造横向覆盖多学科多领域、纵向贯穿产业链上下游的网络化协同创新机制,加快构建高层次、高效率的协同创新体系,加强科技创新宏观管理的前瞻性和协调性,从体制机制上增强科技创新和应急应变能力,全面提升科技创新体系化能力,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制度保障。构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新生态,需要充分考虑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在创新链不同环节的功能定位。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关键是要确立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加快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发展高效强大的共性技术供给体系,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
摘编自《光明日报》
【李鹏: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李鹏认为,从市场运行和国民经济运行角度看,供给与需求不是非此即彼、一去一存的替代关系,而是要相互配合、协调推进,推动各项政策、措施协同发力,着力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在扩大总需求的同时,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一方面加强自上而下组织协调,更大力度支持“两重”项目,加快实体经济和区域发展转型升级进程,增强投资对优化产业结构、城乡区域结构的关键作用,加快提升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部门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另一方面,加强财政与金融政策配合,以政府投资有效带动社会投资,形成市场主导的有效投资内生增长机制,让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公益事业等公共产品的供给,增强民营资本积极扩大产业投资的积极性。同时,大力实施城市更新,提升中心城市消费能级,持续加大公共设施建设力度,不断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实施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加快改造、提升能够适应消费新业态新模式的商贸物流体系,构建公铁水空“四位一体”的现代化综合运输体系,着力降低物流成本,畅通供应链物流链。
摘编自《学习时报》
【曲茹:以人工智能赋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和国际传播】
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曲茹指出,随着新兴技术的发展,在人工智能和人机交互等新技术的数字文明基础之上,当代传播强大的数据处理、模式识别与智能化生成能力,为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和国际传播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具体来看,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内容生产区别于传统的专业机构生成内容和用户生产内容的模式,拥有更加充足的算力,能够超越创作主体人的精力、体力以及记忆力的限制,能够加快国际传播智能化内容生产,实现持续性、大规模自动化的文化内容创作,生成个性化和定制化的文化内容;推动传统文化数字化形态转变,提高传统文化资源转换为数字形态的效率和准确性,生成符合现代审美和受众需求的文化内容;挖掘传统文化中的丰富资源,对其进行符合时代发展与审美需求的改编和再创造,生产出具象化的虚拟形象,促进传统文化的沉浸式活态传播。但目前全球通用的大模型数据训练集中中文语料占比较低,导致人工智能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有限,要加快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主流价值相关语料库建设,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人工智能相关的跨学科专项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开展以主流价值为导向的数据分类、汇聚与运行工作,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语料的建构与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等有机结合起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人的情感交流和互动体验,加快传统文化的创新性的转化,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真正的中国智慧,也将传统文化推向更大的世界舞台。
摘编自《北京日报》
(光明网记者徐倩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