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全球南方”、政府行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改革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谢春涛:在逐梦现代化的征程上唱响“南方声音”】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主任谢春涛认为,无论是全球治理还是发展繁荣,“全球南方”都不应该缺席,要抓住重要机遇、谋求联合自强,在逐梦现代化的征程上唱响“南方声音”,展现“南方担当”,成为“全球南方”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中国式现代化,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也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对广大南方国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中国的现代化探索,正激励越来越多的南方国家坚定自信、大胆前进,更加自觉寻找合脚的“鞋子”,更加奋力开拓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路径,让人类社会的现代化之路越走越宽广。紧握发展这把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中国尽己所能向160多个国家提供发展援助,同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携手共建“一带一路”,同100多个国家和联合国等多个国际组织推进全球发展倡议合作,创设“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帮助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减缓债务压力,2024年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特意为37个最不发达国家提供120多个免费展位……一系列脚踏实地的行动,跨越山海之远,打破发展瓶颈,顺应了“全球南方”求团结、谋发展、促变革的共同心声,增强了“全球南方”现代化发展的包容性、普惠性和可持续性,满足了南方国家民众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
摘编自《人民日报》
【刘诚:规范政府行为,激发市场活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刘诚认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决定各种经济规则的中心问题,自然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议题。政府行为的规范,体现在按市场规律办事上。政府要从微观企业和市场需求角度出发,想方设法打破限制市场发挥作用的体制机制障碍,释放市场活力。同时,一个有为的政府应该是“强化市场型政府”,即通过政府的积极行为,为市场保驾护航,助推市场成长,使政府在与市场结合过程中发挥“1+1>2”的作用。政府行为的规范,还体现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上。一方面,政府要管住问题并积极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社会规则制度的改变,政府需要在制度设计和政策法规上加快落实改革进程,优化制度供给。不同部门、不同地区政府行为的规范,还体现在政策一致性上。从政府部门来看,各部门要加强政策协调,尤其是非经济政策和经济政策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存量政策、增量政策要接续发力,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在时间上积蓄势能,为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提供有力支撑。从地方政府来看,要领会和落实中央有关政策精神,不搞地方保护主义和自我小循环。近日,全国各地从自身禀赋出发,积极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为我国全方位扩内需营造了良好局面。
摘编自《光明日报》
【韩强: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育人全过程】
吉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韩强认为,遵循青年学生成长成才规律,自觉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育人全过程,凝聚各族师生民族团结共识,是高校服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题中应有之义。把强化理论武装作为首要任务。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育人全过程,要自觉强化理论武装,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正确认识和深刻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础、文化渊源、时代内涵。同时,发挥高校资源优势,搭建多样化的师生理论研究平台,组建学科交叉的梯队性研究队伍,为加快形成中国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注入不竭动力。以认同教育构筑共有精神家园。要牢牢把握学生代际特点,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载体,深入广泛开展国情教育、政治理论教育、历史文化教育等,不断提升学生的站位和认知。以社会实践推进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要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在社会实践和日常生活中寻找交往交流交融的落脚点。要进一步充实实践育人的形式和内容,紧密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锚定国家重大节日、重要历史事件或社会热点等,创设多样化的教育实践活动。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
【陈彦斌:坚持系统观念聚焦重点改革综合施策】
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陈彦斌认为,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大宏观”视角把握经济发展内在规律,坚持系统观念,聚焦重点改革,从多个维度综合施策,从而提升宏观经济运行整体效率。第一,健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度体系,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的导向作用。从宏观调控的角度来看,国家发展规划能为引导经营主体预期和行为提供方向,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稳定、连续的长期性战略指导。第二,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为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提供体制机制层面的关键支撑。应进一步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适当加强中央事权、提高中央财政支出比例,适度缓解地方政府面临的收支与债务压力,从而起到疏通财政政策传导渠道的效果。第三,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推动各项宏观政策形成合力。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有助于推动经济主体形成一致预期和促使各类宏观政策形成合力,从而更好地统筹短期稳定、长期增长、经济结构优化三大重要目标。第四,健全预期管理机制,营造经济稳定发展的良好预期。下一步,要深化预期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发挥我国预期管理体系的优势,将短期预期管理和长期预期引导相结合,稳定社会预期。
摘编自《经济日报》
(光明网记者 李彬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