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加强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
首页> 理论频道> 文史科教 > 正文

加强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

来源:河南日报2024-12-27 09:49

  作者:唐金培(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政治与党史党建研究所所长)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建立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协调机构,建立文化遗产保护监督制度,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省兰州市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要保护弘扬黄河文化,传承好历史文脉和民族根脉,加强对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

  激发黄河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主导作用。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等为契机,围绕特色河洛文化这样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着力打造黄河文化遗产重点保护区和黄河文化遗产保护廊道。按照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相关要求,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核心,将整个黄河流域建设成为由若干特色地域文化生态区组成的黄河文化生态保护区。通过出台黄河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方面的法规制度,以及发展规划和相关实施方案,层层压实各级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在黄河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加强对黄河文化遗产保护和监管的专门性立法,为多元主体参与黄河文化遗产保护监管提供相关政策和制度保障。

  充分发挥相关研究机构和相关专家的智力支持。加快推进黄河文化遗产专门研究机构和重点实验室建设步伐,组织文化、历史、考古、文物、水利、农业、生态等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深入挖掘具有黄河特质、民族特色、地域特点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大对古镇、古村落、古建筑、民族村寨、文物古迹、水利工程遗迹保护监管的力度,加大对民间艺术、戏曲曲艺、手工技艺、民族服饰、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黄河流域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和监管的研究力度。将黄河流域优秀文化遗产和现代文明要素有机结合起来,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充分发挥社会公众参与黄河文化遗产保护监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广泛征求和听取社会公众对黄河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畅通社会公众参与渠道。进一步增强社会公众的参与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并使之成为黄河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的重要力量。不断提高社会公众参与黄河文化保护的专业化技能,努力形成黄河文化遗产“群保众护”的良好局面。

  提高黄河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能力和水平

  加强区域之间的全面合作,不断提高区域协同保护和监管能力。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进一步强化系统观念,着力打造西安—三门峡—洛阳—郑州—开封—安阳沿黄世界级大遗址公园保护走廊。将黄河文化遗产保护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探索文化要素与生态资源相协调的“大黄河”文化遗产保护模式,加强黄河流域各省区及相关市县的通力合作,不断提高黄河上中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相关省区、市县之间的黄河文化遗产保护监管合力。

  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分工合作,不断提高部门之间的协同保护和监管能力。将黄河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作为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加强文化和旅游、文物、水利、住建、工信、农业农村、商务、自然资源等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不断提高相关部门之间的协同保护监管能力。

  加大培训和教育力度,提升黄河文化遗产保护监管从业人员的能力和水平。加大黄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师资队伍和传承人的培养力度,支持代表性传承人参与相关学校的授课和教学科研。引导更多社会公众积极参与黄河文化遗产教育培训和研学活动。

  以科技赋能黄河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

  借助数字技术加强对黄河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监管。通过3D虚拟空间实现数字孪生,为黄河文化遗产建造虚拟存放空间,并以虚拟交互实现黄河文化遗产在虚拟空间的永生。利用“3S”技术,即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精确定位黄河文化遗产的所在位置,并进行科学规划和有效监管。同时,利用遥感、卫星影像、无人机航拍等现代科技手段,通过物联网设备和人工智能算法,更加精准地对黄河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和保护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潜在风险,确保遗址和文物的安全与完整。

  借助数字技术加强对黄河文化遗产的修复和重现。对那些遭到自然和人为破坏而即将消失的黄河文化遗产,一方面利用二维数字绘制、三维立体扫描、录音录像等方式对黄河文化遗产中的相关信息进行抢救性记录和数字化储存;另一方面,运用AI、PS、三维建模等数字技术提取相关信息,并运用虚拟现实(VR)技术对相关黄河文化遗产进行整体还原和永久性保存。利用增强现实(AR)技术重构非遗创作过程,增强黄河文化遗产的可视性与可读性,拓宽黄河文化遗产的艺术化发展空间与文旅产业发展空间,全面提升黄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

  借助数字技术加强对黄河文化遗产的活化和利用。通过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混合现实(MR)、3D投影等数字技术,打造黄河文化遗产博物馆、线上云展厅、虚拟文化展、VR沉浸式游览等文旅体验。通过开发“老家河南黄河之礼”这样的小程序,感受飞针走线穿梭汴京八景、细泥红陶手绘传千年等沿黄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有效激发社会公众对参与黄河文化遗产保护监管的兴趣和热情。

  健全黄河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的制度机制

  进一步完善黄河文化遗产保护监管协调机制。通过建立跨区域的管理和信息共享平台,促进各地区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协调行动。通过成立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黄河文化石窟寺联盟、黄河流域戏曲发展联盟等相关组织,加强省区之间、地区之间、城市之间以及城乡之间的互动。充分发挥黄河文化遗产安全、防灾减灾、风险管理和遗产监测等方面的联动效应,共同解决黄河文化遗产保护监管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难题。

  进一步完善黄河文化遗产保护监管保障机制。适当增加黄河沿线基层文物保护管理机构数量和人员编制,壮大黄河文化遗产保护监管专业人员队伍。建立常态化职业教育和培训机制,加大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为黄河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进一步完善黄河文化遗产多元投入机制。坚持以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为引导,进一步加大对黄河文化遗产密集区的资金投入力度。充分发挥税收、财政补贴等市场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进一步加大地方财政对黄河文化遗产保护监管的支持力度。依托中国保护黄河基金会,凝聚更多的社会力量设立黄河文化遗产保护专项基金,为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提供足够的经费保障。

  进一步完善黄河文化遗产保护监管激励机制。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黄委会牵头组织文物、财政、文化旅游、生态环境、社科院等相关部门专家组成的联合评估机构,对照黄河文化遗产保护和监督责任清单,对九省区及相关市县黄河文化遗产保护监管的成效进行全面系统评估。在对保护监管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的同时,加大对保护监管不力的单位和个人的问责力度,以及执法监督检查力度和对犯罪分子的打击力度,积极营造黄河文化遗产保护监管的法治环境和良好氛围。

[ 责编:陈锐海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锻造强大思政引领力

  • 全方位推进安全韧性社区建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