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新型工业化、提振消费、科技创新开放环境建设、冰雪经济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叶坦:新型工业化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叶坦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深刻把握新型工业化的新特点新趋势,才能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并展现出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的新特点,新的竞争优势加快形成。新时代以来我国新型工业化实践取得显著成就,促进我们对新型工业化的规律性认识不断深化,其中包括了对工业化水平和发展阶段的认识、对产业分工的认识,以及对产业布局的认识。未来要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加快发展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新质生产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构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统筹推动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发展,提高传统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培育未来产业;着力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摘编自《人民日报》
【刘向东: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扩大国内需求】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科研管理和信息服务部副部长、研究员刘向东认为,伴随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在我国国民经济循环中地位越发重要。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消费需求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全方位推动消费扩容升级能有效牵引生产需求扩张,促使供给优化调整。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收入是居民敢消费、能消费、愿消费的决定性因素,提振消费要有稳定增长的收入支撑。在经济循环中,广大居民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持续增加劳动报酬收入,从而改善可支配收入预期,就能增强消费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通过最终需求带动有效供给。提振消费要与有效益的投资良性互动,需要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和政策设计,实现合理有效的投资,让有效益的投资激发有潜能的消费。对有消费潜力而缺少供给的领域,既要畅通消费和投资联动的堵点,也要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发挥好政府投资带动作用,撬动更广泛的社会投资,依靠有效投资提升供给水平。
摘编自《经济日报》
【吴玉龙: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开放环境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研究员吴玉龙认为,加快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开放环境,对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创新生态体系整体效能至关重要,也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具体实践路径而言,一是以重大科技创新为引领,完善科技创新发展规划与计划体系,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与支持力度,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推动力和支撑力。二是以建设国家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吸引集聚人才平台为目标牵引,聚焦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目标要求,深入推进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走好科技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加大高素质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力度,加快科技创新人才集聚,做强做大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资源”。三是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创新开放平台与合作机制,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优化区域开放布局,进一步探索协同创新合作模式和机制,推进优质创新资源共享共用,强化知识产权管理,打造科技创新合作格局。
摘编自《光明日报》
【王裕雄、张自如:推动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激发消费新活力】
中央财经大学体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裕雄,中央财经大学体育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张自如指出,近年来我国冰雪经济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北京冬奥会对冰雪运动参与和冰雪消费需求的“加速器”效应,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快速发展,激发消费新活力。推动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夯实冰雪消费需求基础,大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群众性冰雪赛事活动,加强群众身边的冰雪运动设施建设和完善,大力发展青少年冰雪运动,制定、发布和推广冰雪运动项目等级标准,提供更多更精彩的观赏性冰雪竞赛表演产品,吸引更多群众参与冰雪运动;需要加强冰雪运动设施建设,提升配套服务水平,充分利用公共场地以及老旧厂房、闲置资产等建设冰雪场地,进一步改善交通运输服务,加强餐饮、住宿和娱乐等服务的配套建设,降低服务成本,提升服务质量;需要优化冰雪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加大冰雪经济发展政策支持力度,不断优化冰雪消费环境,加强冰雪消费安全保障,加快建立健全冰雪标准体系,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参与冰雪标准化建设。
摘编自光明网
(光明网记者徐倩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