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刘博涵(北京市丰台区委和义街道党工委书记)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定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提出“推动形成超大特大城市智慧高效治理新体系”。当前,数字政府建设进入全面提速期,推进数字化转型、赋能基层治理,是破解超大城市基层社会治理难题、推进超大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迫切要求和重要路径。
近年来,为更好完善城市功能、服务首都功能,丰台区持续营造环境、增强功能,深耕智慧城市建设,积极探索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新路径。和义街道地处北京市南中轴延长线,全域位于南城面积最大的“生态绿肺”南苑森林湿地公园规划范围内,是丰台打造“首都前院、城市门户、文化客厅、生态屏障”职能的关键区域。在北京这一超大城市治理的背景下,围绕处理好“都”与“城”关系治理要求,和义街道积极探索实践,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进一步强化数字赋能,打造了集“数据汇聚、智能发现、分析预警、综合指挥、闭环处置”五位一体的街道级综合指挥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打通“感知、决策、行动”三条路径,聚焦“价值、管理、技术”三个维度,夯实超大城市治理的基层基础。
打通“感知、决策、行动”三条路径
信息汲取赋能,提升“人感+物感”城市感知能力。强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信息汲取能力,形成“人感+物感”相结合的城市综合感知体系。在物感方面,平台纵向打通区级城市运行、接诉即办、智能民情、政务服务、生态环境等数据平台,横向汇集街道部门现有数据系统和基础台账,涵盖超21万条数据信息、近1200个监控探头,全面关注辖区情况。在人感方面,诉求渠道“多口归一”,整合公检法司和信访部门响应数据、“12345”热线、街道对外热线以及网络媒体的集中舆情等,感知社会运行状态和公众偏好行为,精准识别民意、感知民需,让数据更有“温度”。
信息处理赋能,提升“智能发现+分析预警”科学决策能力。平台搭载信息处置中枢,引入人工智能算法,让数据预警矛盾风险、发现安全隐患、反映集中诉求,进而辅助科学决策。现已有101路视频点位应用占道经营、垃圾桶满溢等8类重点治理场景。通过使用关联分析、因果分析等数据分析方法,对“人感”数据和城市部件“物感”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可以用于剖析社会规律,感知预警社会风险,为城市治理的提前部署、民生诉求的未诉先办、基层矛盾的源头化解提供决策支撑。2024年5月平台上线以来,街道群众诉求办理时限缩短约四分之一。
信息治理赋能,提升“综合指挥+闭环处置”综合治理效能。构建“区、街、社”三级联动指挥体系,应用于汛期防汛、森林防火等重要风险事件过程,提升信息传递和综合指挥效率,实现实时对接、协同治理。平台月均预警、处置各类风险隐患约290件。
聚焦“价值、管理、技术”三个维度
基层政府在进一步深化数字转型的进程中,不仅要打通“感知、决策、行动”三条路径,更要突出把握“价值、管理、技术”三个维度,从“行政末梢”向“治理枢纽”转变,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突出价值维度,强化以人为本理念。让数字赋能从单一的技术进化转变为以人为本的协同演化。要更加关注技术和数据背后对应的人的需求,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促进共治共享。特别是在信息汲取环节,要坚持群众路线和群众工作方法,推动线上线下相结合,数据汇集与反馈相结合,技术供给与需求适配相结合,丰富人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形式和路径,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参与度和获得感。
突出管理维度,推进纵横联动协作共享。加强统筹协调,纵向沟通上级部门、横向打通条线壁垒、广泛调动社会资源,形成协同机制和技术路径,最大限度整合政府、社会、企业数据,减少重复建设,支持数据资源向基层充分开放、共享。此外,加强干部队伍教育引导,主动推动线下业务流程和线上信息流程的紧密衔接,建立统一、高效、协同、融合的工作体系,实现流程再造和效能提升。
突出技术维度,实现技术场景精准对接。在多元复杂的基层治理场景中持续迭代、升级,更需要管理者能够准确把握技术发展规律,实现技术与需求的精准对接。此外,数字技术的应用必须高度重视数据隐私和信息安全,确保在采集、使用、存储数据过程中,按照治理场景的需要,分级分类设定访问、调用权限,并采用技术手段对数据进行加密、匿名化处理,最大限度确保数据安全、保护个人隐私。
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北京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25年要进一步提高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水平,推动形成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治理新体系,破解超大城市发展难题。丰台和义街道深入探索数字转型,加强新时代街道工作,努力把北京的首都优势、制度优势、文化优势等转化为城市治理效能,以数字赋能“大城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