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叶子鹏(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统战教研部副教授)
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全体队员回信,向全国广大青年致以节日祝贺并提出殷切期望。“希望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今年是五四运动106周年。从某种意义上讲,五四运动是20世纪中国现代化转型的新起点。现代化是贯穿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鲜明主线,实现现代化并在现代化中实现自我价值则是一代代中国青年孜孜以求的发展目标。作为实践主体与先锋力量的中国青年,不断将自身发展融入到现代化的实践探索之中,以接续奋斗形塑后发独立型现代化的光辉典范。
中国青年求索现代化的图景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历史性地改变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与中国青年的成长路向,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国青年共同正式步入了“以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为主要任务”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青年不怕牺牲、敢于斗争,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作出了极大贡献。进步青年自觉传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使新民主主义的主张逐渐成为中国青年的前进共识。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推进与中国青年的发展进步开拓了广阔空间,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国青年共同正式步入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为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中国青年勇于拼搏、甘于奉献,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把青春献给祖国”“向科学进军”“向荒山、荒地、荒滩进军”“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等一系列号召下,自愿奔赴祖国大江南北的各行各业各领域,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了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也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推进与中国青年的发展进步开拓了宽广天地,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国青年共同正式步入了以创立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为主要任务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此过程中,中国青年作为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自觉站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贡献了聪明才智。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推进与拓展及其间的青年一代
2012年,党的十八大的召开拉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大幕。中国青年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在体制机制方面,党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以及国防和军队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作出部署,为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擘画了综合改革方案,同时也为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
在物质基础方面,党领导青年群体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经济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同时,成功推动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
在精神力量方面,党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激发中国式现代化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提供了思想动能。
在这一时期的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中国青年刚健自信、担当有为,“是党在新时代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Z世代”从“年龄共同体”到“意义共同体”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作为现代化实践主体的中国青年,其发展内嵌于中国式现代化探索之中,推动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性开启和不断趋优完善,同时青年发展作为人的现代化的具象表现不断彰显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实际成效。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中国青年发展进步的实践场域,其历史演进的不同阶段的主要矛盾、时代任务与功能成效也深刻影响着中国青年的发展空间、奋进目标与实践路向。
青年从本质上而言是时代的产物。近年来,“Z世代”登上历史舞台,这个群体不仅是“年龄共同体”,更是一个“意义共同体”。他们既是时代的见证者,也是时代的参与者,他们的选择与行动、追求与奋斗,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鲜活的生命力。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场需要代际接力的“光荣远征”。从历史的坐标轴上放眼望去,从现在到2035年,再奋斗十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Z世代”的人生壮年与这场现代化接力的冲刺时刻同频同辙。“Z世代”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方位,不仅标注着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更代表了一代人对文明新形态的青春承诺。他们的历史方位,既是国家赋予的责任,也是自我书写的机遇——唯有将“小我”融入“大我”,才能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宏图中刻下属于这一代人的集体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