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韩 晶(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
今年以来,随着一系列稳就业政策的落地见效,上半年我国新增就业快于时序进度。就业驿站作为国家推动公共就业服务向基层延伸的创新模式,通过统筹整合就业、创业、培训等公共服务资源,积极推动数字技术与就业帮扶深度融合,着力解决“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的问题,助力实现家门口高质量就业。
当前,部分地区将就业驿站列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铺就家门口的就业路。以深圳为例,不久前在罗湖区翠竹街道水贝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举行的民营企业服务月直播带岗活动中,31家企业共提供了1444个岗位,求职者不仅可以应聘,还能享受职业测评、“一对一”职业帮扶、政策指导等服务。像这样的标准化就业服务驿站,深圳已建成80家,今年已举办600多场就业服务活动,发布30多万个(次)岗位信息,提供公共就业服务超100万人次。
就业驿站通过“精准化、智能化、可持续”的就业服务新范式,在推动求职者家门口就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解决就业问题,一个关键是促进供需高效精准对接。依托“互联网+”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就业驿站建立起高效服务机制。供给端,线上汇总辖区内外岗位信息,线下“扫街”采集沿街店铺发布的招聘信息,还会建立企业服务微信群,定期收集重点企业用工需求,多管齐下,保障新岗位信息及时送达。需求端,为到站求职者提供从就业登记、职业指导到入职保障全过程的暖心服务,托起百姓稳稳的幸福。
就业驿站能够高效匹配供需双方需求,离不开数字赋能。通过引入人力资源服务公司进行运营,就业驿站建立起资源丰富、内容齐全的用工及求职信息数据库。很多就业驿站还通过数智化技术赋能就业服务,AI招聘一体机、AI职播机实时展示关键就业数据,如求职者登记数、热门企业与岗位、直播活动以及求职者年龄、学历、性别分布等;AI就业面试机在简历撰写、简历诊断分析、模拟面试指导及精准岗位匹配等方面大显身手,有效激发求职者职业潜能;利用大数据技术,向目标人群精准推送岗位,提升人岗匹配效率。
就业驿站需充当求职者的“充电桩”。当前,数字革命、绿色革命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求职者需要不断学习充电提高工作素质才能匹配更多更好的岗位。就业驿站可以邀请职业规划师、创业指导师为人们提供职业咨询、面试指导、创业指导等服务,还可以通过贴近职场需求的实操培训、更“接地气”和“可落地”的技能培训等,更好提升求职者的职业技能。也可围绕特色产业需求,积极探索“培训—接单—销售”全链条式技能培训,帮助学员快速掌握一技之长,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就业驿站要走得远,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要通过科学的遴选办法评选出优秀就业驿站,按规定适当给予补助支持。要抓好就业驿站品牌建设,综合运用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全面立体宣传就业驿站在家门口就业中的突出优势和显著成效,提高就业驿站在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中的知晓度和影响力。要积极推动优秀就业驿站运营模式的复制推广,带动更多就业驿站提质增效。对于评估结果不合格或不理想的就业驿站要限时整改,整改效果不好的,应建立完善的退出机制,多措并举促进就业驿站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