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林学军(暨南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
8月31日至9月1日,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将在天津举行。习近平主席将同20多位外国领导人和10位国际组织负责人聚首海河之滨,出席上合组织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峰会。24年风雨兼程,面对加速演进的世界百年变局,中国携手上合组织各方,走出了一条互利共赢、共同繁荣之路,不断为全球经济稳定与繁荣注入宝贵的确定性力量。在当前全球地缘政治紧张、经济碎片化风险加剧的背景下,深化上合组织框架内的经济合作具有前所未有的战略意义。
上海合作组织经济合作展现强大韧性
巨大的经济规模与人口市场。成立24年来,“上合大家庭”日益壮大。2024年,上合组织完成第三次扩员,正式成员国已增至10个,还有2个观察员国和14个对话伙伴国。如今,上合组织成员国人口占全球近一半,陆地面积和经济总量约占世界1/4,上合组织成为全球覆盖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综合性区域组织。
不断增长的内部贸易与投资。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间贸易额为5125.4亿美元,较上一年增长2.7%。2025年前7个月,中国以陆路运输方式同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进出口货物总额达6774亿元,增幅为7.4%;以航空运输方式进出口货物总额达2510.1亿元,增幅为44.6%。我国对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彰显上合区域经贸发展潜力巨大。与此同时,
中国已成为多个成员国的第一大或第二大贸易伙伴。投资合作主要以能源、基础设施、制造业等领域为重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与成员国的发展战略对接日益紧密,催生了一批标志性项目,如中俄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中吉乌公路、中白工业园等。
机制建设与金融合作初具雏形。建设金融合作平台机制,构建跨国货币结算网络是上合组织等区域性组织规避全球金融风险的关键路径,必须在法律、技术和监管层面形成统一框架,才能建立稳定可靠的内部清算体系。2005年成立的上海合作组织银行联合体为区域投融资提供制度化平台,2015年成立的中俄金融联盟进一步推动两国跨境结算、本币使用等业务的对接。此后,随着青岛上合示范区的建设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等倡议的落实,也为探索去政治化的金融网络和跨境支付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2022年撒马尔罕峰会通过的《上合组织成员国扩大本币结算份额路线图》为上合组织在支付领域的顶层设计及后续具体举措指明了方向,成员国本币互换规模与跨境使用持续扩大。同时,跨境人民币服务中心的揭牌和CIPS上合跨境创新实验室的落地,为区域内人民币结算与清算提供了更加高效安全的技术支撑。
以更务实和创新的合作策略,强化上合组织国际经济合作
尽管合作成果显著,但上合组织作为一个重要的国际组织,在经济一体化道路上仍面临着一些内部和外部挑战,比如外部“脱钩断链”与单边制裁的压力、产业结构互补性与竞争性并存等等。为此,要以更务实和创新的合作策略,推进上合组织国际经济合作。
加强贸易与投资领域合作。加速推进自贸区谈判。应以“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经贸合作协定”为基础,将其升级为覆盖更多上合成员国的“高水平自贸安排”,实质性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深化共建“一带一路”与各国发展战略对接,尤其是重点推进中吉乌铁路等关键互联互通项目,并同步推动贸易便利化谈判,实现“硬联通”与“软联通”双轮驱动。构建区域韧性供应链,主要是在能源、粮食、矿产等战略性资源领域,建立长期、稳定的供需合作机制,共同维护区域经济安全。
共同应对金融风险、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一方面,强力扩大本币结算规模。将中俄本币结算的成功经验向整个组织推广。鼓励在能源、大宗商品贸易中锚定人民币或一篮子成员国货币定价,努力摆脱美元依赖。同时,共建独立的区域支付与金融信息交换系统。可探讨在现有基础上(如中国的CIPS系统),联合开发或链接成员国的支付系统,建立一个上合组织内部的金融信息传输网络,以规避SWIFT系统的制裁风险。另一方面,增强上合组织开发银行和发展基金功能。应实质性扩大上合组织银联体的资本金和贷款能力,通过注资等方式,使其能够为区域内的重大基础设施和产能合作项目提供更有效的融资支持。
合作科技创新,突破西方技术封锁。可通过建立上合组织科技伙伴关系,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新能源、现代农业、气候变化等全球共同关切的领域,设立联合研发基金和联合实验室,组建创新联盟。其次,要进一步打通数字基础设施。推动区域数字丝绸之路建设,在5G、数据中心、跨境光缆等领域开展合作,降低对西方数字技术的依赖。此外,人才是第一资源,要加强人才培养与交流合作,扩大成员国间留学生和科研人员交流规模,设立专项奖学金,为区域科技合作储备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