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周念利(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中国WTO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李金哲(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8月31日,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欢迎宴会上的祝酒辞中表示,上海合作组织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持“上海精神”,巩固团结互信,深化务实合作,参与国际和地区事务,成为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力量。
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同时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制裁与壁垒屡见不鲜,人类社会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回应了时代关切、世界之需,而上海合作组织(下称“上合组织”)正是这一理念在欧亚大陆落地生根的鲜活样本,二十余年来,从最初的边界谈判机制,成长为如今幅员最广、人口最多的综合性区域组织。以“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为核心内涵的“上海精神”穿越欧亚,照亮构建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之路。上合组织用成功的实践有力地向全球证明:不同文明、不同制度、不同体量的国家,完全可以在平等对话与协商中走出一条结伴而不结盟、对话而不对抗、共赢而非零和的新型国际关系之路。
“上海精神”是上合组织的根本遵循,其核心内涵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高度契合。“互信、互利、平等、协商”的政治哲学超越了传统国际关系中的冷战思维与零和博弈,强调主权平等与相互尊重,为国家间相处提供了新模式,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需的新型国际关系奠定了实践基础;“尊重多样文明”的文化视野超越了文明冲突论和文明优越论,倡导不同文明、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的对话和互鉴,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观提供了区域实践样板;“谋求共同发展”的目标导向将合作重点锚定于共同发展与繁荣,契合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直接呼应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共同繁荣的世界”追求。由此可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描绘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想状态和终极目标,而“上海精神”则是这一理念的区域实践与先行范式,二者共同为人类社会的持久和平与共同发展指明方向。
理念的价值在于实践,组织的生命力体现于行动。上合组织二十多年来在安全、经济、人文等多个领域取得显著合作成果,为区域稳定与全球治理贡献“上合智慧”。
安全合作始终是上合组织立身的基石。从打击“三股势力”到持续深化禁毒与边防合作,上合组织逐步建立情报共享与联合行动机制,并举行联合反恐演习,显著提升区域反恐维稳能力。此外,在联合禁毒、网络安全、生物安全、外空安全等非传统安全领域,上合组织的合作也在持续深化。
安全是发展之基,发展是安全之翼。上合组织积极搭建促进区域共同发展的“繁荣之桥”,从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多边经贸合作纲要》到具体落实措施,合作路径日益清晰。银行联合体、实业家委员会和经济智库联盟等机制为实现区域经济合作项目落地与金融支持提供保障。中欧班列作为“一带一路”旗舰项目,已成为亚欧大陆重要的经济动脉。截至2025年6月,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过11万列,通达欧洲26个国家229个城市、亚洲11个国家超过100个城市,货值超4500亿美元。此外,上合组织成员国在能源、数字经济、科技创新等领域的合作持续深化。以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为例,截至2024年11月,已累计向中国输送天然气超5000亿立方米,惠及近5亿人口。在绿色能源方面,中国参与投资的哈萨克斯坦札纳塔斯100兆瓦风电项目,截至2025年6月已累计发电13.79千瓦时,可满足300万户家庭用电需求,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28.9万吨。此项目不仅强化区域能源安全,也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示范。
数字经济正日益成为上合组织发展的新引擎。2024年上合组织成员国网络零售市场规模超3.2万亿美元,中国自上合组织成员国跨境电商进口同比增长34%。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区域数字基建,华为在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地推动5G网络与智慧城市项目,助力智能交通、数字政务和工业互联网应用;中兴通讯参与中亚多条跨境光缆及数据中心建设,提升区域数字联通水平;阿里巴巴与蚂蚁集团积极拓展电商与电子支付业务,促进中亚商品对华出口,并助力本地金融体系数字化进程。
人文交流是促进民心相通、文明互鉴的柔和力量。上合组织通过“上海合作组织大学”“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上合马拉松”等项目,构建了覆盖教育、文化、体育、旅游、媒体等多领域的跨国交流。成员国互派留学生规模逐年扩大,高校联盟与人才联合培养计划扎实推进。在职业教育合作方面,从“鲁班工坊”到各类职业培训项目,教学探索形式多样。2025年,上合组织还在天津召开了“智汇上合·2025职业教育治理国际学术研讨会”。各类文化节、电影节、体育赛事,如“上合组织成员国艺术节”“教育无国界”和青岛“上合之夏”等活动,有效促进了民间友好交流。2024年青岛“上合之夏”活动季聚焦跨文化对话、旅游业发展、青年交流、媒体合作、历史和文化遗产等领域,开展20余类近百场特色活动。同年“上海合作组织青年发展论坛”发布了“2024-2025上合组织青年交流合作项目清单”,涵盖教育、文化、体育、人才培养、就业创业、经济合作、绿色发展等领域18个项目,并启动了“全球南方”青年领军者计划,使命运共同体理念在青年心中生根发芽。
从黄浦江畔到海河之滨,上合组织用24年探索出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合作之范”,其“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原则,树立了新型国际关系典范,展现了强大的包容性和吸引力,逐步成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的重要增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合组织将继续高举“上海精神”火炬,照亮全球携手同行的康庄大道,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大“上合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