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城乡融合发展、全球治理倡议、民营经济、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魏后凯:系统谋划城乡融合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魏后凯表示,构建符合共同富裕目标要求的高水平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依然任重道远。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要坚持从国情出发,既要遵循一般规律,又要突出自身特色,走好城乡融合发展之路。一是推进战略统筹和双向融合。就是要把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强化其战略目标、规划设计、实施机制、政策工具等的统筹协调和相互衔接,充分发挥战略协同效应和相互支撑作用,形成强大合力,以战略统筹推动形成高水平的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二是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亟需破除城乡二元体制障碍,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完善相关政策体系,以改革创新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不断向更高水平迈进。在这一过程中,要从规划布局、要素流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教育发展、社会保障等方面进行系统部署,明确各领域深化改革的目标和举措。三是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各地区应从自身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例如,在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较发达地区,可考虑在地级市域范围内统筹城乡融合发展;而对一些具备条件的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的大城市而言,可考虑在都市圈范围内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和一体化,并向同城化方向发展。
摘编自《经济日报》
【吴晓丹:践行全球治理倡议,共同开辟和平安全繁荣进步的光明前景】
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综合研究室主任吴晓丹指出,9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郑重提出全球治理倡议。该倡议是中国为国际社会贡献的又一国际公共产品,为捍卫二战胜利成果、维护战后国际秩序、重振真正的多边主义提供关键指引,为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完善指明前进方向,把全球治理理论与实践推向新的历史高度。全球治理倡议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当今世界,加强和完善全球治理是国际社会的普遍愿望和迫切需要。全球治理倡议的提出顺应历史大势,契合各国人民普遍愿望;因应现实挑战,破解全球治理赤字;坚持守正创新,维护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秉持天下情怀,丰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实支撑,是习近平外交思想不断丰富发展的逻辑必然和历史必然。全球治理倡议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全球治理倡议聚焦构建什么样的全球治理体系、如何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这个时代课题,阐明了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需要遵循的原则、方法和路径,比如,以奉行主权平等为首要前提,以遵守国际法治为根本保障,以践行多边主义为基本路径,以倡导以人为本为价值取向,以注重行动导向为重要原则,形成了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在全球治理理论发展史上具有历史性意义。总之,全球治理倡议以人类前途为怀,以人民福祉为念,必将凝聚起国际社会更广泛的共识,携手推进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共同开辟和平、安全、繁荣、进步的光明前景。
摘编自《光明日报》
【徐宏:以法治保障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华东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徐宏指出,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成就是在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指引下取得的,也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法治能够依法平等保护经营主体各项合法权益,通过厉行法治打造稳定、可预期的市场环境,让各类产权所有者和经营主体在投资兴业过程中安心放心。同时要看到,当前民营经济发展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其中既有外部客观因素如经济发展阶段转变、产业结构转型引发的问题,也有民营企业自身的问题如法律意识淡薄、合规机制缺乏等。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民营企业自身加强合规建设,完善企业治理结构,提高生产经营的决策和管理水平等,而且需要持续加强法治建设,加快推动形成以民营经济促进法为基础、相关法律法规规章为支撑的法律制度体系,用法治思维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的环境。用法治思维营造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环境,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优化刑事法治环境,健全完善与民营经济相关的刑事司法制度与政策,支持民营企业轻装上阵、稳步前行。罪刑法定是现代刑法的基本原则,也是现代刑事法治文明的基石,既是价值准则又是技术路径。在与民营经济相关的刑事司法制度、体制、机制完善过程中,必须坚持罪刑法定,切实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
摘编自《人民日报》
【田鹏颖: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凝聚强国复兴磅礴力量】
东北大学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院长田鹏颖指出,我们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就是要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以压倒一切困难而不为困难所压倒的决心和勇气,敢于斗争、善于创造,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一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扭转近代以后的历史命运、取得今天的伟大成就,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不断把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使党越来越成熟、越来越纯洁、越来越强大、越来越有战斗力。二是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告慰抗日先烈,把革命先烈流血牺牲打下的红色江山守护好、建设好,始终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三是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体中华儿女共同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迸发出排山倒海的历史伟力,深刻揭示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这一人类发展进步的历史逻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人民必胜的伟大真理,坚持人民至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四是必须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凡是危害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危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危害我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各种风险挑战,我们都要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坚决斗争,毫不动摇、毫不退缩,直至取得最后的胜利。五是必须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必须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
(光明网记者 刘梦甜整理)